亚马逊如何选品成功率大
1、当你对一个产品产生了兴趣,首先要做的不是兴奋于自己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鱼,而是要在兴奋之外,做详细全面的数据分析。没有一个产品是完美的,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市场竞争状况,都可以找出一些有利于打造的条件,也一定会有一些可能导致打造失败的点。我们在初步确定产品之后,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优劣之处发掘整理出来,然后分析论证,评估自己打造成功的几率,同时要思考,如果打造失败了,造成的损失是否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
2、确定了感兴趣的产品,我们需要进行的分析必须包含三方面:成本分析、竞争分析和侵权要素分析。【成本分析】可以根据1688上的价格或者你的直接供应商的报价做参考,还要考虑到物流成本、包装成本、铩苔愀躇耗材成本、人力成本、资金周转率等要素,做个简单但偏差不大的核算。比如,有些产品采购成本很低,但重量很重或者体积很大,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到物流成本高,看起来挺高的售价被亚马逊FBA扣走了,自己也未必赚钱;再比如,有些产品采购成本合适,重量体积也都OK,但因为功能复杂、配件多,品质把控、包装成本和包货耗时比较多,这些都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总成本,核算下来也未必有多少利润;还有一种情况,其他条件都OK,但供应商这边交期长,还需要预付全额货款才肯生产,产品发货又需要海运发货,发货时间也长,再加上销售的周期,一番算下来,一笔资金一年只能周转那么两三次,这样的生意,也不适合跨境电商做,尤其不适合新卖家碰。
3、【竞争分析】则要考虑竞争大环境和具体的竞争对手们选择任何一个产品,最好都能都必须找出来20个竞争对手并对祈硗樘缎其做全面的分析。这么大的数量分析,得到的结论才可能更完整一些当然,选出竞争对手只是第一步,需要分析的信息就太多了,竞品们的价格及价格区间,销量及对应的排名,Review数量、星级及增长状况,Review增长和评估的销量的一致性,竞品们的Listing详情和广告投放情况等等。这些数据,有些需要借助于第三方工具分析,有些则可以通过手工核算,一项项数据整理出来、记录下来,然后再记入脑子里,这就是你打造一款产品过程中的作战地图。也有的时候,随着数据收集得越多,自己的心里越来越冰冰凉,为什么?因为数据已经告诉你,战必败。这也是一种好的结果呀,至少不用亏到无法挽回才追悔莫及吧。
4、在选品中,我还特别在意【侵权要素评估】。我一直强调:侵权,是底线也是红线,能离多远就离多远。对于每一款产品,我们都会从常识上评估,设计得特别有灵性的产品,凭什么就没有专利呢?我们一定会去谨慎求证,向供应商询问,和同行卖家交流,查询知识产权侵权案例集等等,尽可能避免掉坑。而一旦确定一款产品存在侵权要素,我们就会秉持着宁可错过的态度,放弃选择。好产品有那么多,何必和一款侵权产品去仅仅计较一个纹路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