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走路时为什么脑袋一抖一抖

2025-10-21 23:41:26

一开始大家认为,这可能是这样走路比较容易把握平衡吧,毕竟鸟类的脖子这么长(13-25块颈椎,比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多多了),被身体带着走的话可能会在身体后面甩来甩去,拖到地上就不太优雅了。不如先让头先走,找到一个位置稳住,然后身体再跟上。但是美好的理论经常毁在一些奇葩手里,有人把鸽子的眼睛蒙上后,它们走路时居然就不会突突了。所以说,鸽子脑袋突突就和人走路的时候眼睛盯着一处看(optokinetic response)是一样的道理。

对于任何动物来说,视觉和运动都不太匹配。这是因为动物眼睛里的感光细胞是很迟钝的,它要盯着某个东西看20毫秒才能看清那是啥。如果动物开始运动的话,迟钝的感光细胞根本还来不及看清就被高速运动的图案甩在了后面。所以不管是鸟还是人,都需要照顾迟钝的感光细胞,尽量为眼睛创造一个不晃的慢速世界。

那么,鸽子、鸡这些鸟类为什么不能像人那样转眼珠子,而要靠头部运动来保持视线呢?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因为鸽子和少数鸟类是能够转眼珠子的,而且不是所有的鸟都会突突。比如所有的水禽,比如鸭子、天鹅走路时就不会突突。不过许多人认为,鸟类不喜欢转眼珠,而喜欢转头是因为它们眼珠子太大了,眼珠上没有什么肌肉,转起来不方便,还不如转头呢,毕竟脖子长、肌肉多。

当然了,还有人认为,走路突突可以帮助鸡啊、鸽子啊这些鸟看清物体的深度,获得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视差是帮助大脑判断物体距离的深度信息。人类的双眼都长在一边,看到的景物大同小异,所以大脑可以比较左右眼看到的东西,然后算出静物的深度。但是,许多鸟类,比如鸽子的两个眼睛各长一边,两个眼睛看到的景色是不同的,所以它们不能像人类那样轻松判断物体的深度。

在鸽子突突向前走的时候,就好像在拍摄景物的快照。往前突一下,前面的景物变大,后面的景物变小。前后的景象一对比,鸽子的每个眼睛就可以判断景物的深度了。所以,不少鸟类在起飞或落地前头也容易一突一突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