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谈母婴关系

2025-05-09 15:23:29

好书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谈母婴关系

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禊耗髻编现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尤其是在25岁之后,由于小时候造成的心理创伤将会在这个时期慢慢展现出来,很多时候自己所身处的环境和心理问题以及从未发生过的行为举动都会是由于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遭遇的情景复制及循环。

现在很多80后90后从原先的叛逆少年都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中流砥柱,也都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了孩子,当年上小学时候看的《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小燕子也都成为了孩子的妈妈。还总觉得自己依旧是孩子的80,90后们将面临着如何抚养下一代的难题。

好书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谈母婴关系

《当我遇见一个人》,作者李雪,讲述了作为母亲如何陪伴孩子,如何对自己进行二次成长,在和孩子陪伴成长的过程中如何治愈自己曾经的伤痛。

孩子是父母内心世界的镜子,孩子表现出来的其实都是父母的行为特征,父母总是会无意识的要求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本书籍,重新回到孩童时期,治愈自己,拥抱你的孩子。

1 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

婴儿起初是和母亲合为一体的,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所有的感官情绪是和母亲的喜怒哀乐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怀孕期间的妈妈的情绪对孩子在子宫里的发育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这个时候和母亲是合二为一,主客体融合在一起了。

当孩子呱呱坠地后,孩子的思想,情绪开始逐渐和母亲分离,但是还没有完全分离,对于母亲的情绪感知依旧非常敏感,对于孩子,这个世界依旧是黑暗的,没有安全感的,很容易因为风吹草动就感到不安,所以孩子的啼哭是需要母亲的陪伴和安抚。

好书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谈母婴关系

所以在孩子还在婴幼儿时期,父母应及时回应孩子的情绪,比如说是哭泣,焦虑。

跟随婴儿,跟随当下,身心临在,平和地陪伴,不去控制和阻止,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一旦开口,思维逻辑就产生了,而这种思维逻辑是建立在过往的教育经验总结,是带有片面的,单一的,限制性的思维。

所有的父母都想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从而给孩子很多墨守成规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局限性思考。

好书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谈母婴关系净,不爱收拾房间?仔细回想一下,是否每次都让孩子吃完饭就去写作业,学习,或者练琴?是否孩子洗了碗,收拾了房间,父母都会抱怨孩子洗的碗不干净,洗的衣服不干净,收拾的房间依旧乱糟糟,然后父母一边抱怨一边在收拾?

父母生病了,孩子起初关心你,但是父母是否都会说,没事的,你去写作业去吧,妈妈休息一会就好了?但是当孩子真的去学习了,你的内心又会感到深深的失落感?

父母总是会说,我为了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应该如何如何,如果不这么做,那么孩子就是白养的,没良心的,不孝顺?

但是父母眼中的问题实际上都是自己的问题,父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投射到孩子的身上。但是孩子其实依旧只是个孩子,他的世界的建设都是基于父母的教育,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好书推荐:《当我遇见一个人》,谈母婴关系

比如说,孩子想要一个非常贵的玩具模型,但是父母当下的经济能力无法满足时,不要否定孩子的需求,不要觉得孩子不懂事,你可以这么说:“宝贝,妈妈(爸爸)看到了你的需求,我也觉得那个模型非常的酷,但是妈妈(爸爸)现在还买不起,等我们有足够的能力的时候再买给你,好不好?”

肯定你的孩子,认同你的孩子,给你的孩子足够的爱,他也会同样的回报你一个健康的,富有创造力的,有着自己个性的宝贝。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