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自我管理"

2025-10-19 11:40:43

  如何正确理解"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成功路上必要掌握的一项技能,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对于自我管理的理解也是同理,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大家说说怎么理解"自我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自我管理的理解,或许你有更好的见解,不妨投稿到,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对自我管理的理解。

  笔者理解“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我克制。

  认识自己到一定程度

 

之后,我们就摸清了自己生活的特点和边界。与自己期望的生活对比,就容易看出有多少重复,哪些地方要扩展,哪些地方要收敛。一般来说,扩展的难度并不大

 

--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总会有动力去做的;收敛的难度却大得多,许多东西,我们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改变习惯,不是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社会上,

 

诱惑总在不断地冒出来;生活中,惰性总在不断地渗透出来。这时候,自我克制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诱惑也好,惰性也好,往往并不是我们真正期望的,必须把

 

它们拒之门外。

  而且,自我认识更深刻,自我克制的力量也就更强。比如说,长假的前几天,往往是工作和学习最松懈的时候,大家都“无心”,更

 

多地在消磨时间。但是我仔细想想,自己正处在怎样的阶段,还有哪些事情要做(即便近期手头的事情做完了,也可以提早开工长期的、以后的计划),如果发现

 

“无心”地消磨这些时间,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收获,反而可能需要将来多花更多时间来弥补,就更能克制自己--不仅仅是意志的力量,还有理智的力量。

  二,自我认识。

  认识自己,需要培养“旁观”能力,建立看待自己的全新视角。我们都有感觉,自己有时会“莫名其妙”做一些事情。许多人把这类行为归结为“感性”,但这并不正

 

确。许多“莫名其妙”的行为,其实是自己的理性未能充分发挥的结果。我自己就有很多经历:明明可以准备周全再动手的事情,却“稀里糊涂”就开工了,结果多

 

费许多时间精力;再比如,犯困了就认为自己休息太少,而没有认真想过提高休息质量,增加体育锻炼,其实也可以保证精力。这类事情发生在人家身上,我们可能

 

很容易看出是“不够理性”,但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往往找出各种理由。可是,自己的情况到底是怎样,自己其实是最有可能认识清楚的,所以,学会旁观自己,加

 

深对自己的认识,生活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而且,即便是“感性”的行为,也可能是有章可循,可以认识的。仍然拿我自己做例子:生活中,情绪

 

会起伏,有时开心,有时失落。以前我总觉得,这些是无可避免的,“坦然面对”就好。但后来我尝试去思考,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我会开心;遇到什么样的事情,

 

我会失落。这些事情,到底值不值得我开心或失落?为什么有时候听了其他人几句话,自己的情绪就会大不一样,我能不能自己想到这些话,这样就不用再借人家的

 

口说出来?必须承认,思考这样的问题确实有些困难,可是一旦你认识了自己情绪的规律,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想放松的时候可以更尽兴(不用背着包袱去开心),生活的负担也减少了很多(大可以“清醒”地装糊涂,忽略许多事情)。

  三,自我提醒/监督。

  必须承认,我们都是固执的,习惯的养成,生活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问题,即便我们能认识清楚,也足够克制,仍然不能迅速解决,这时候就需要对自己的提醒和监督了。它们可以提供持续不断的反馈,在反复的刺激下,习惯才能养成,生活才可能改变。

  自我提醒/监督的有效办法是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我刚开始开车的时候,“自然不自然”地喜欢急加速、路口抢红灯,虽然能想明白这样并不好,也有足够的克制

 

力,但还是有时候“无意识”地做这类事情。为了戒除这不好的习惯,我每次熄火下车,都要想想自己这一路有没有急加速,有没有抢红灯,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再

 

三提醒自己,以后不能这么干。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确实能够“自然”地、心平气和地开车了。再比如,我时常会给自己制定一些专业书的阅读计划,预计是每天

 

都要看,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中间有空隙、间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果昨天坚持阅读了,我会在当天的日记里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反馈,否则就要说明理由,提醒

 

自己今天绝不能空缺。这样持续地提醒/监督下来,即便计划中有错漏,有变故,也不会影响整个局面(要补充的是,写日记确实是非常好的提醒/监督手段,这是

 

我的亲身体会;管理好一个博客也是)。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即使做到上面这三方面,能够自我管理,生活不是同样枯燥乏味吗?答案却是否

 

定的。前面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变成理想的样子(即便做不到,也要接近),这样内心才更舒服,更满足。身为成年人,你基

 

本不能指望依赖他人来约束和管控自己--即便有人愿意这么做,你也未必会舒服。这时候,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才体现出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