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会引起反作用的几种做法
做父母的面对孩子不听话或者犯错误时,经常会用一些不可取,不符合孩子心理特征的办法,这些办法并不能真正起到引导孩子的作用。
1.暴力。这是许多父母经常采用的方式,认为不打不成才,打过以后会改邪归正。经常用暴力来教育孩子,会打击孩子自尊心,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长大后,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也会有暴力倾向。
2.对孩子大吵大叫。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行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以暴怒相向。但是大声训斥并不能让孩子服从父母的意愿。反而这种冲动行为会让做父母的修养与尊严消失殆尽,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下,也会养成情绪暴怒,容易激动不冷静的个性;小声,语气平和,耐心地跟孩子讲话,他们也许会更容易接受。
3.唠叨。不少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时,就一个道理,反复多遍重复说,就怕孩子记不住。只要孩子犯了相同或者相似错误的时候,必定又要拿出自己所谓的大道理不停地唠叨。其实在孩子心里面反而起到一个反作用。做家长的点到就可以,不必唠叨不完。孩子老是犯同一个错误,不是靠说几句就能解决的。要多跟孩子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并且说好再次犯错,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如果改好了,可以得到一定的奖赏。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4
阅读量:71
阅读量:86
阅读量:69
阅读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