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实体联系模型与关系模型

2025-05-04 02:35:40

1、关系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设计数据库的结构和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例如,编程微课是在线编程教育项目,该项目涉及到课程、学生、老师、学习资料等数据,这些数据都要被存储下来,并且能够方便的增加、修改、删除和查询。这就需要规划课程、学生、老师、学习资料等数据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规划数据构成及数据间关系,并应用某一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构建数据库的过程就是数据库设计。由于项目需求的易变性和数据的复杂性,数据库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数据库设计步骤如下图所示:

数据库实体联系模型与关系模型

3、(1)用长方形表示实体,在框内写上实体名。(2)用椭圆表示实体的属性,并用连接线把实体与属性连接起来,属性如果是实体的关键字,可以用双线椭圆表示。(3)用菱形表示实体间的联系,菱形内写上联系名,用连接线把菱形分别与有关的实体相连接,在连接线旁标上连接的类型,如果联系也有属性,则联系的属性和菱形连接。

数据库实体联系模型与关系模型

5、ER图直观易懂,是系统开发人员和客户之间很好的沟通工具。对于客户来说,它概况了企业运营的方式和各种联系;对于系统开发人员来说,它从概念上描述了一个应用系统数据库的信息组织。因此,如能准确画出企业运营方式的ER图,就意味着搞清楚了企业的业务运营方式,以后可以根据ER图,结合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把ER图转换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能支持的数据模型。这种逐步推进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已经普遍应用于数据库设计中,画出应用系统的ER图成为数据库设计的一个重要步骤。关系模型ER图给出了实体联系模型的图形化描述,增强了开发人员与客户的沟通能力。在需求开发阶段ER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从企业的业务运营方式到概念模型的映射。到了设计阶段。就需要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集属性间的关系以及实体间联系的形式化模型。它将用户数据的逻辑结构ER模型归纳为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的形式。ER模型中的一个实体或联系对应一张二维表,ER模型中的实体属性转换为二维表的列,也可称为属性,每个属性的名称称为属性名,也可称为列名。每个属性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二维表每个属性或列取值后的一行数据称为二维表的一个元组,也可以称为一条记录。二维表可以包含有限个不重复的记录。图2-9给出了实体“课程”、“老师”转化为关系模型的二维表。每个课程是课程表中的一条记录或一个元组,即一行;同样,每个老师的属性也反映在老师表中的一行;课程表和老师表的联系反映在课程表属性“老师编号”字段上,该字段和老师表的编号字段为同一个字段,因此通过“老师编号”字段可以确定是哪位老师建立的课程。

数据库实体联系模型与关系模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