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存款变保单到银行要防忽悠
1、困惑 加息后退保还是换险种 2010年10月20日起,央行3年来首次加息,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 根据央行调整后的存款利率,一杏揉动减年期存款利率提高25个基点,由原来的2.25%提高到2.5%,二年期存款利率提高46个基点,由2.79%提高到3.25%,三年期存款利率则由3.33%提高到3.85%,五年期存款利率由3.6%提高到4.2%,存款期限越长,利率提高幅度越大。 加息后,是退保,还是换成配置其他险种? 看到存款利率提高,不少购买银保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内心出现摇摆不定的情况。记者从福州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最近咨询银保产品的情况明显比以前多。到底是继续持有手中的保险,还是退保,或是转为配置其他类型的保险产品,让不少人很纠结。 “银保产品可以继续持有,加息并不会因此有影响。”一家国有银行理财师林先生说,目前银保产品分红型保险产品,也是一种储蓄型的保险产品,按保单年度分红。 据了解,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寿险产品,大致分为传统寿险和新型寿险。银保产品是一种两全保险,属于传统寿险,照保险合同约定,在保险期间内以身故或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同时具有保障和储蓄功能。“它的分红是按照相关约定的,并不会随着加息而减少,有可能还会增加分红。”林先生说,这种收益更稳定,不像转存定期存款那么麻烦,还可能损失存款利息。 是否退保,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不要轻易退保。“退保要考虑相应的手续费,长期寿险保单前期缴交的费用比较高,费用逐年递减,因此在投保初期退保,损失是最大的。”太平洋人寿福建分公司的陈小姐说。
2、原则 保险规划首先考虑保障 和股票、基金等理财品种不同,保险的作用更侧重于它的保障功能。保障功能是保险最本质的特性,无论加息与否,客户对保障的需求都是不变的。尤其是在加息可能会影响到固定收益类寿险产品实际收益的时候,保障类产品的稳定性就更显得可贵。 所以,一般而言,对于以保障需求为主的客户,保障类产品该怎么买就还怎么买。 比如意外型保险的购买不能考虑是降息还是加息,因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与利率水平无关。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无论处于加息还是降息的环境中,都应清楚地认识到保险真正的也是最大的功用是其本身的保障价值,长远地去考虑保险所能带来的各种保障才是消费者投保时应重点衡量的关键。 当然,在获取保障的同时,投保人如果能抓住技巧,仔细规划,选好保险品种,获得更好的收益,那将是一个更好的保险规划。 一些收益型产品可以帮助保户抵御利率调整和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 保险专家表示,加息后,投资型险种将产生更大的魅力。
3、技巧 3类保险灵活操作 加息将对传统寿险和新型寿险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加息对两种类型的保险影响不同,传统寿险受影响较小,新型寿险受的影响较大。”福州一家保险公司的保险专家林先生说。 新型寿险有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兼具保障性和投资性,它们的收益率是可变的。 陈小姐认为,不管加息与否,保险都应该配置,在加息情况下,可以围绕新型寿险做一些微调。 具体要如何微调,各类保险各有什么特点,可如何配置?林先生做了详细的分析。
4、 分红险:可规避风险 分红险属于“利率联动”产品,分红收益不固定,收益是分段计算的,加息前按原利率,加息后则按新利率计息。 由于分红险的收益与利率挂钩,一旦加息后,分红险的收益也跟着水涨船高,投保人的收益也相应提高。所以,在加息的情况下,投保人购买分红险,可规避加息带来的冲击。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寿险产品都是分红型的,如今国内已有100多款分红险包装上市。 据了解,分红险的投资期限大多在5年以上,因此,投保人在投保时,要注意衡量资金流动性与实际收益率,避免提前赎回,导致本金损失。 对收入稳定且短期内没有大笔开支计划的投保人来说,分红险是不错的选择。但分红险的缺点是流动性较差,若中途需要套现,就相当于退保,投保人只能按保单的“现金价值”退钱,损失的绝不只是利息,可能连本金都难保。因此不适于收入不稳定和在短期内有大笔开支的投保人。
5、万能险:要做中长鲋逐噗瘀期投资 据近日几大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9月份万能险结算利率大多在4%以下。比如,太平洋寿险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为3.85%;中国平安为3.75%;泰康人寿为3.875%。 今年以来,万能险结算利率一路下行。以一家寿险公司为例,其今年一月的结算利率为4.5%,到9月份降为3.75%,半年来降幅近17%。此外,不少寿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早已跌破4%。 不过,加息之后,保险公司万能险的这种状况将有所改观。 万能险主要投资方向为银行存款和各种债券,部分投资于基金和股票。加息后,银行存款利率提高,万能险的收益水平也将跟着加息而上涨,投保人将因此获得更多收益。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买万能险需要支付风险保险费、初始费用、保单管理费等费用,扣除这些费用后,剩下的保费才能用于投资,计算收益的基础远低于本金。其中的初始费用年份越早,支付的费用越高,如果中途过早退保,投保人将得不偿失。 因此,无法通过万能险实现短期投资收益。林先生说,买万能险要作为中长期投资操作,期限一般至少在5年以上。
6、 投连险:激进型投资者可选择 投资连接险投资账户中的资金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投资,主要投资于股票。据了解,目前,信诚人寿、泰康人寿等保险公司都推出了投资连结险产品。 多数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有多个投资账户,每个账户主要投资的方向不同,风险、收益也各异。以一家人寿公司的投连险账户为例,其投资账户共有7个,分为稳健配置、成长先锋、现金增利、平衡增长等,如策略成长账户投资于基金的比例超过50%,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保户,而现金增利主要投资于短期存款、央行票据等,适合追求稳健收益的保户。 由于投资方向的不同,不同投连险账户受加息政策的影响很难一概而论。 加息对投连险中的保守型账户和稳健型账户而言是利好消息,可以增加账户的收益率。特别是保守型账户,其特征是设有保证投资收益,最低投资收益率不低于当年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按时间(天)进行加权平均的收益率,其投资策略是可投资资金全部投向银行存款等,在保证本金安全和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的利息收入。加息对此账户有一定影响,加息后,此账户的收益情况预期较好。 加息对激进账户影响比较复杂,主要视保险公司购买基金的种类与投资渠道,因为加息对各类行业、各类公司在股市的表现都会产生不同影响。但是目前股市处于一种震荡的过程,有相当的泡沫成分。当股市整体水平下跌时,此账户也不会幸免,只不过下跌幅度要远小于股市。因此,在加息预期下,可为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推荐投连险产品。 投保人应密切观察所投资账户的收益变动情况,根据对股市趋势的判断来调整资金在每个账户间的投资比例,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保户可考虑将资金从激进账户转到稳健型账户,如现金类账户中。 在加息情况下,适当购买投连险是不错的保险投资策略。但是,准备选择投连险的保户要注意,投连险没有保底利率,投资风险要保户自担。
7、 小心存款变保单到银行要防忽悠 银监会出台新规,规范银保产品销售,我们自己也要加强防范 10月19日起,央行推出加息政策,前不久,央行又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一决定再次加大了市场对年内二次加息的预测。另外一方面,刚刚公布的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 这种状况,让不少人看好分红险。“分红险的回报率会随着市场利率的提高而提高,在加息背景下,分红险是一个被认同的投资品种。”一家股份制银行福州分行的理财师高先生说。据悉,从分红险的年度收益看,目前保险业整体的分红收益水平基本保持在3.5%至5%,个别优秀的公司更高,甚至达到7%以上。 而据了解,目前银保产品有90%为分红险。因此,不少人对银保产品的热情并未减退。那么,购买银保产品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8、 先求保障 再买银保产品 “从根本上讲,银保产品是保险的一种,其核心功能是起保障作用,不要将其做成短期投资,太看重分红收益。”高先生说。 也就是说,如果从来没有买过保险,应先考虑买健康险、意外险等险种,在健康医疗、意外等方面获得保障后,再考虑银保等分红险。 高先生提醒,购买银保产品也要理性,也要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相比,银保产品的流动性差,不容易变现,因此,如果对资金流动性较高的人,就不适合买银保产品。如果投资者有一笔闲钱,至少三五年不会动用,就可以考虑买分红类银保产品。
9、 适合自己的 才是最好的 据了解,目前银保产品的投资期限有3年、5年、10年直至几十年的,针对不同年限的产品,投资人。 “同时,如果闲钱金额比较大,所买银保产品不止一种,购买时就要考虑合理的分配投入比例,避免风险过于集中。”高先生说。 高先生认为,买银保产品也要货比三家,关注产品所在保险公司的发展状况,选对产品,让分红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