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家庭干预:6个基本干预技巧
1、生理和心理需求延迟满足技术。自闭症儿童先天性具有社交障碍,但他们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例如,喜欢吃某种小零食、喜欢玩某个玩具等等。不少家长会及时地甚至提前去满足孩子各种各样的需求。那么在干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适当“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以此来激发孩子产生互动。举例:小明想吃馒头,妈妈准备好了馒头放在餐桌上,小明够不到,于是拽着妈妈过去拿。妈妈和小明来到餐桌边,并不立即把馒头拿给他。妈妈辅助小明,托住他的手指向馒头,并且旁白说:“馒头,馒头。”小明着急地看向妈妈,然后妈妈才把馒头拿给小明。
2、“愚蠢、不当”地满足生理和生理需求。家长们也可以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但表现出“愚蠢”和“不当”,让孩子的需求被“错误”地满足,引发孩子的不满,使孩子更主动地去表达自己。举例:小明想喝冰箱上的牛奶,挥舞双手指向冰箱。妈妈故意拿错成牛奶旁边的白开水给小明,小明很生气,哼唧着拒绝白开水。于是妈妈蹲下来,指着牛奶问:“小明,你想喝牛奶吗?”小明点点头(如果小明不会点头,爸爸可以辅助让小明点头),然后妈妈再把牛奶递给小明。
3、自然结果奖励与自然结果惩罚技术。当孩子表现出家长期待的良好社交行为时,孩子会“自然”地谀薜频扰得到某种奖励;当孩子出现某种轻度危险性行为时,“自然”地受到惩罚,或者是人为可控的“自然”结果。举例:小明看到餐桌上放着爸爸煮好的鸡蛋羹,想去摸摸碗。这个时候,妈妈并不立即阻止或呵斥小明,而是跟随在小明后面。小明走到桌边,伸手触碰到碗,被烫到,赶紧把手缩回来。这时,妈妈立即过去安抚小明,用冷水帮小明洗手。小明知道了,餐桌上的热气腾腾的食物不能随便触摸。
4、应景式语言旁白技术。针对没有语言或语言很不恰当的儿童,家长们可以使用应景式语言旁白技术,为孩子提供大量的语言刺激。根据当下所处的场景,自然地、用孩子讲话的口吻进行旁白。举例:小明只会说单个单个的字,吃饭时他会说“饭,饭”。于是在吃饭时,爸爸就用小明的口吻说:“饭,吃饭,吃饭。”经过一段时间,小明也会说“吃饭”了。
5、处理自闭症儿童发脾气哭闹的技术。处理自闭症儿童发脾气哭闹的技术能力,是家长全面干预之前需要拥有的基本能力。无论是自闭症儿童,还是普通孩子,他们发脾气的背后都一定有原因。因此,解决孩子发脾气的第一步,就是分析原因。
6、针对父母自己的关键技能。上述5项技能是针对干预孩子的,最后要说的是针对家长的。因为在干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让家长失去耐心和冷静,这种负面情绪又会进一步影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