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粤曲的正确发音方法
1、粤曲的演唱分为“平喉”、“大喉”和“子喉”。男或女扮演生角称为唱“平喉”或“大喉”。唱平喉是用真声,唱子喉则用假声,何谓假声,那就是自然发音的高八度。 一般来讲,发低音时声带肌肉收缩力弱,声带较松驰,并且是全体振动发音,这便是真声。 当声音逐步升高时,声带也逐渐拉紧,由部份振动变为边缘振动,边缘振动的效果就是我们说的假声了。

3、 共鸣音是指在粤曲演唱中,要尽量减少声带的消耗力,便须巧妙地利用共鸣器官来帮助吐字发音。共鸣器官包括:口腔、喉腔、咽腔和胸腔。 一般发音时,原则上低音所需要的共鸣腔较大,而高音所需要的较小。同时,低音偏重于下部共鸣(软腭以下);高音偏重于上部共鸣(软腭以上)。

5、 共鸣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人体的骨胳空穴和肌肉组织的构成,不完全一样,因此各人的声音与共鸣也不可能完生一样。但是共鸣的声学规律,以及共鸣器官的功能,却是共同的。至于如何灵活地运用共鸣,和发挥它的可变因素,就涉及每个唱者的生理、心理和对唱腔的理解程度。 练习共鸣音,要做到“眼前有咪,心中无咪”,放松脸颊、脖子和胸腔,让气息由“丹田”提到胸腔,恰到好处地在不同的共鸣区,把声音扩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