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治疗,时间就是脑功能
2016年10月29哪膀仑碍日是第十一个世界中风日。
世界中风日活动是由世界中风组织于2006年发起的,今年的主题是:“直面事实,中风可治”,“增强认识,快速行动”。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70%的中风和87%中风有关的健康寿命损失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低中收入国家脑中风发病率增加一倍以上,而同期高收入国家发病率下降了42%。平均而言,相比高收入国家,低中等收入国家人们中风发生提早15年, 并导致更多的死亡 。
低中收入国家意味着医疗资源不足和治疗的延误甚至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结果是,目前,中风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第2大死亡原因,在欧美却排在第5、6位。
脑中风,“FAST”识别
脑中风的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另一个主要原因治疗不及时,更根本来说就是人们对于脑中风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识别中风从而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机。
这一点在我国可能更加突出,因为大多三甲医院已经可以进行脑中风有效治疗,但是多数病人却未能早期就医。
那么如何及时识别脑中风呢?
脑中风的识别,也就是家庭简易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
急性脑中风通常突然发作,表现为一侧面部嘴眼歪斜或者肢体感觉、运动障碍,或伴有视力障碍(常为视野改变)和语言障碍(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有时候患者也可以突然扑倒,意识部分或丧失(部分),还可伴有剧烈头痛和恶心呕吐(常提示是出血性脑中风)。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这几种症状(并不是所有病人都会同时出现,严重程度也可以不同),应该第一时间意识到脑中风的可能,旁观者所能做的是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为了便于记忆和更加直观,有人总结这几种症状,以各自英语单词首字母命名为“FAST”,并图示如下:
脑中风,“FAST”行动
与前一个“FAST”不同,这个“FAST”的意思是单词字面意思,就是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也是今年脑中风日的另一个口号,目的是力争在1小时内使得患者到达医院获得有效的治疗。
换句话说就是脑中风救治,脑中风治疗,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脑功能。。
在我国,无论民间还是网络,都有大量脑中风院前(或家庭)急救的方法。最出名的当属“放血疗法”。
最典型的比如前几年官位流传的南怀瑾脑出血“放血-牵耳疗法”:发现脑出血病人,就地取材用任意针具,用火烧一下消毒,在患者的十个手指头尖儿上面刺出血来,等十个手指头都流出血来(每指一滴),大约几分钟之后,患者就自然清醒了。如果嘴也歪了,就拉他的耳朵,把耳朵拉红,在两耳的耳垂儿的部位,各刺两针,也各流血两滴,几分钟以后,嘴就恢复原状了。
事实上,这些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研究证据支持这些所谓急救方法有任何疗效,相反却十分有害,一方面延误呼救,另一方面这些恶性刺激可能刺激患者血压升高进一步恶化病情。
那么正确的家庭急救是什么?
相对于其他很多疾病的院前急救旁观者的大有作为,比如心跳骤停的心肺复苏,旁观者脑中风家庭急救除了“FAST”外,“无所作为”就是的最好的作为:
“FAST”,就是及时识别脑中风的可能,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过程中,所能做的只有,如果患者意识丧失,将其置于侧卧位,目的是防止可能出现的呕吐后的误吸。如果患者是清醒的,可以帮助其卧于最舒适的体位,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甚至与大有所为相反,脑中风的院前急救更应该强调“有所不为”,即几个不要:
1.不要搬动和过分地摇病人,特别是对于脑出血病人(很多时候你并不能做出判断)。因为急性脑出血早期病灶非常不稳定,病人体委的的移动、头部的晃动会增加颅内出血,加重脑水肿。
2.不要乱用药。原则上禁用一切药物。
3.保持病人处于安静状态,避免一切刺激,像我国民间普遍推崇的按压或者针刺“人中穴”,和前述放血疗法等,都属于有害无益的恶性刺激,应该一律严格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