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2025-05-09 12:08:08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亿姣灵秀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吲溘活口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2、我国损枉颜陛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充全煲镆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2、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的食材

1、适宜吃什么?

2、此时是冬补的好时机,可适当选用补冬的药材以达到防病强身的保健作用,如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莲子、芡实、山药、川芎、人参、田七、杜仲、何首乌、紫河车、冬虫夏草等。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6、少食寒凉食物及冷饮,如蚬、蚌、螃蟹、田螺、绿豆、绿豆芽、生藕、生冷瓜果、冰啤酒等。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9、虾仁馅:虾肉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脂肪含量低且容易消化,适合儿童、老人及血脂异常的人群食用。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11、羊肉白菜馅:羊肉是冬季养生的“法宝”之一。此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御寒能力,在冬至节气特别适合阳虚者食用。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14、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大家都知道在冬季要“数九”,而冬至正好是“数九”的第一天,所谓“提冬数九”,就是指从冬至这天起,每隔九天即过一九,一共九九。九九过后春天即将来到。“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冬季补养方法。冬至过后,天气日渐寒冷,人体对热量和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此时适当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鸡肉,可以抵御寒冷,强身健体,保证人们健康地迎接春天的到来。鸡肉是公认的冬季进补佳品。若冬至前后选择食用鸡肉进补,最好的方法是煲鸡肉汤。鸡汤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帮助健康人群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对于已患流感的人群来说,多喝鸡汤亦能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部分热量及多种营养成分仍然“藏”在鸡肉里,因此要一边喝汤一边吃肉,这样进补的效果才会更明显。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冬至的食谱

1、(1)玉米须附片狗肉汤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4、【材料】带皮熟花生、木瓜各100克,西米、糯米各50克,葡萄干少许。【调料】白砂糖适量。【做法】①木瓜去皮、子,切粒。②西邰熳如蟥米用冷水浸泡2小时,放入锅中煮至透明,用清水洗净,沥干。③将带皮熟花生放入粉碎机打成糊状,过滤成花生浆。④糯米淘净,用冷水浸泡2小时,放入粉碎机打成糊状,过滤成糯米浆。⑤锅中倒冷水、糯米浆、花生浆,放木瓜粒、葡萄干,大火烧沸,改中火熬稠,放西米、白砂糖,大火烧沸即可。

人群养生

1、1. 男士: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9、包头裹脸,避免发生脑血管疾病

10、中医上有“头是诸阳之会”的说法,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很容易上升而聚集在头面部,也最容易通过这个部位向体外散发。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注意保护头面部,令其长期暴露在外,我们的体热就会从这里向外散,导致能量消耗、阳气受损。另外,在外界冷空气的刺激下,头部的血管很容易收缩,肌肉也会跟着紧张,极易引起风寒感冒、咳嗽、头痛、鼻炎、牙痛、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症,甚至诱发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则有可能导致死亡。

11、所以,冬至时节,一定要注意头部的保暖和防风。俗话说“天天戴棉帽,胜过穿棉袄”,在户外最好戴上帽子、口罩等对头面部加以保护,尤其不要让头部迎风吹,而且要尽量避开过道风。即使不在户外,也要注意防风,比如在车里 不要大开车窗,晚上不要在打开窗户的房间睡觉。出汗后不要吹冷风,更不要马上到户外去,以免着凉感冒。洗头发时水温最好不要低于35℃,洗完头发后,等头发自然干透或用电吹风吹干后再到户外去。

12、3.老人:老年人养神“四法”

二十四节气:冬至的奥秘

19、低温寒冷的天气容易造成孕妇冻伤,所以防冻工作在小大寒之前的冬至时期就要做好。具体来说,防冻要做好以下三点:

20、一是防寒。在气温下降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的过紧,以防血流不畅。除利用口罩、耳套、帽子等对裸露的皮肤进行保护外,还可以涂抹一些油性的护肤品来降低皮肤的散热量。

21、二是防湿。衣服、鞋袜等要保持干燥,一旦受潮应及时更换。如果脚部容易出汗,可以每次洗完脚后,在擦干的脚掌和脚趾缝间擦一些硼酸分或滑石粉,使脚部保持干燥。

22、三是防静。要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特别是在寒冷的户外,活动量少很容易造成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另外,还要注意不要蹲过长时间,以免造成血液回流不畅。

23、这三点对冻疮以及严重冻伤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此外,还可以用生姜片涂擦容易冻伤的皮肤部位,每天擦两次就能有效防止或减轻冻伤。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87
  • 阅读量:56
  • 阅读量:40
  • 阅读量:92
  • 阅读量:73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