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出好吃的梅菜扣肉
1、第一阶段:
五花肉皮朝下,冷水下锅。
加入几片姜、一段葱结、一大勺料酒。
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中小火煮 25-35分钟,煮到筷子能比较轻松地插入肉中(约7-8成熟)即可,不要煮太久过烂。
捞出肉块,趁热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特别是猪皮。用牙签或叉子在猪皮上均匀地扎满小孔(这步非常重要,利于后续上色和起虎皮)。
上色与炸皮(关键步骤,形成虎皮):
方法一(传统油炸,效果最佳但需注意安全):
在猪皮表面均匀涂抹一层老抽(可以加点蜂蜜或醋帮助上色)。
锅中倒入足够淹没猪皮的油(约2-3厘米深),烧至6成热(约160-180°C,筷子插入周围有密集小气泡)。
肉块皮朝下放入油锅,立即盖上锅盖(防止热油飞溅伤人!)。
中火炸至皮变成深红色、起密集小泡(约2-5分钟,根据火力调整,注意观察)。
捞出,立刻放入之前煮肉的汤或者冷水中浸泡至少30分钟(最好1小时)。这一步是形成漂亮虎皮的关键!
方法二(家庭省油煎制):
锅中放少量油(能铺满锅底即可),烧热。
肉块皮朝下放入锅中,中小火煎。
同样需要盖上锅盖(留小缝)防止溅油。
煎至猪皮焦黄起泡(可能需要多翻动几次,让皮均匀受热)。
同样煎好后立刻放入冷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
切片:
浸泡好的肉块捞出沥干。此时猪皮呈现漂亮的虎皮皱纹。
将肉切成厚度约0.5-0.8厘米的均匀大片。
2、第二阶段:处理梅干菜
浸泡与清洗:
梅干菜用温水浸泡 30分钟以上,让其充分泡发变软。
仔细清洗,反复抓洗几遍,去除沙粒、杂质和过多的盐分(这是梅菜不齁咸的关键!)。
挤干水分,切碎(约1厘米左右的小段)。
煸炒梅菜(提香增味):
锅中放少量油,烧热。
下入切好的葱姜蒜末(多放点姜末)爆香。
倒入挤干水的梅菜碎,中火不断翻炒。
炒干梅菜的部分水汽,炒出香味。
加入调味:
1-2勺生抽
1大勺冰糖/白砂糖(中和咸味,提鲜,非常重要)
半勺老抽(上色,可选)
(可选)1块腐乳 + 1勺腐乳汁(强烈推荐,风味更醇厚)
(可选)少许白胡椒粉
(可选)一点点八角粉/桂皮粉
继续翻炒均匀,让梅菜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炒好后盛出备用。
3、第三阶段:组装与蒸制(入味、软烂)
组装:
取一个深碗(最好是能放入蒸锅的碗)。
将切好的肉片,皮朝下,整齐地码放在碗底和四周。
将炒好的梅菜均匀铺在肉片上,尽量填满压实。
将煮肉的肉汤或清水(约能没过梅菜一半高度即可,不要太多)淋入碗中。
(可选但推荐) 在梅菜上再均匀淋上1-2勺炒梅菜时的混合酱汁或少许生抽+糖混合汁。
蒸制(最关键的一步,时间要足):
蒸锅加足量水烧开。
将组装好的扣肉碗盖上盘子或用耐高温保鲜膜密封(防止水汽进入太多稀释味道)。
放入蒸锅,大火烧开后转中火,持续蒸制至少1.5小时,最好2小时以上。时间越长,肉越酥烂,肥肉越透明不腻,梅菜和肉的香气融合得越好。
(检查) 时间快到的时候,可以用筷子轻轻戳一下最上面的肉,如果能轻松戳透,肥肉部分呈半透明状,就差不多了。
4、 第四阶段:倒扣与勾芡(呈现)
倒扣:
蒸好后,小心取出碗(非常烫!),揭开盖子/保鲜膜。
将碗中多余的汤汁倒入一个小锅中(留着勾芡用)。
取一个比碗大的深盘,盖在碗口上。
迅速、果断地将碗和盘子一起翻转过来,轻轻拿走碗。这时肉皮朝上,梅菜在底下的盘子里。
勾芡(可选,提升光泽和口感):
将倒出的汤汁放入小锅,烧开。
尝一下味道,如果偏淡可加少许盐或生抽,偏咸可加少许糖中和。
如果汤汁够浓稠(胶质多),直接淋在扣肉上即可。
如果汤汁较稀,可以用水淀粉(玉米淀粉+冷水调匀) 勾一个薄芡,煮至透明浓稠,淋在扣肉表面,增加亮泽度和包裹感。
📌 成功要点总结
选肉: 三层五花是基础,肥瘦相间才不柴不腻。
煮肉: 冷水下锅去腥,煮到筷子能插透但不过烂。
扎孔与上色: 煮后扎孔要密!涂抹老抽帮助上色。
炸/煎皮: 安全第一(盖盖!),炸/煎到深红起泡。
冷水浸泡: 炸/煎后立刻泡冷水,虎皮形成的关键!时间要够。
梅菜处理: 浸泡清洗去沙去盐要彻底!炒制是灵魂:多放点姜蒜,糖和腐乳(可选)是提升风味层次的法宝,一定要炒香炒透。
蒸制时间: 足够长的蒸制时间是软烂入味、肥而不腻的核心! 1.5小时是底线,2小时以上更佳。不要吝啬火候和时间。
调味平衡: 梅菜本身有咸度,酱油(尤其生抽)和后续加盐要谨慎。糖的用量要能中和梅菜的咸并提鲜。
腐乳(南乳): 虽然不是必需,但加入一小块腐乳和汁,能让风味更醇厚复杂,非常推荐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