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除身体内的湿气
1、食疗法:(1)清热祛湿粥 【原亓歃肿肖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服食。 【疗效】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者不宜用。(2)鲜土茯苓煲猪汤 【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疗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3)淮山猪胰汤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2、药疗法:附子理中丸与香砂养胃丸(此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稀时,如果大便基本正常或稍干则服小建中颗粒)同服。尽管可能暂时不用用药,但如用药最好到当地找中医辨证用药。
3、按穴疗法:阴陵泉穴(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 承山穴(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陷处。 曲泉穴(足厥阴肝经),屈膝,在膝关节内侧纹头上方凹陷中。 三阴交穴(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 血海穴(足太阴脾经),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地机穴(足太阴脾经),在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总而言之,在中医学中,脾主运化水湿,肺脾肾三脏主津液代谢,平时多推推脾经,对除湿气比较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