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布偶猫生病
1、一、猫皮肤真菌病宠物皮肤真菌病或称表面真菌病。皮肤真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极强,尤其对干燥更是如此。在日光照射或于0℃以下时,可存活数月之久,附着在犬舍器具、桩柱等上面的皮屑中的真菌,甚至经过5年仍可保持其感染力。皮肤真菌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动物间的互相接触,或通过污染的物体而传播。在宠物数量较多且较密集的情况下,也可通过空气传播。体外寄生虫,如虱、蚤、蝇、螨等在传播上也有重要意义。皮肤真菌病的表现主要是在宠物的头、颈和四肢的皮肤上发生圆形断毛的秃斑,上面覆以灰色鳞屑,严重时,许多癣斑连成一片,病程较长。轻症病例,症状不明显,须采取皮鳞屑,做显微镜检查才能确诊。家庭防治措施,首先要搞好宠物的皮肤构清洁卫生,经常检查被毛有无癣斑和鳞屑;加强对家中猫狗的管理,避免它们与有病的宠物接触。如果发现家里的宠物感染皮肤真菌病,就要及时隔离治疗。可用灰黄霉素25-50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内服,连服3-5周,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在用全身疗法的同时,患部剪毛,涂制霉菌素或多聚醛制霉菌素钠软膏,一般在2~4周内痊愈。没有饲养经验的主人,应及时将宠物送兽医及早治疗。另外在治疗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猫、犬舍以及器具和家庭环境等的消毒工作。消毒剂可选用2~3%氢氧化钠溶液、5~10%漂白粉溶液、1%过氧乙酸、0.5%洗必泰溶液等。

3、三、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窝蛛亿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名猫传染性肠炎或猫瘟热、猫瘟,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嗒扬柰旦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内的幼猫,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呕吐、腹泻、高度脱水和明显的白细胞数减少,是家猫最常见的传染病。此病主要感染猫,但猫科其他动物(野猫、虎、豹)均可感染发病。小猫有特殊的易感性。患病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病毒随呕吐物、唾液、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污染食物、食具、猫舍以及周围环境,使易感猫接触后感染发病,其侵入门户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病猫康复后的几周或者一年以上还可以从粪尿中向外界排毒。在发病急性期间,跳蚤和一些吸血昆虫亦可传播此病。孕猫感染后,还可经盘胎垂直传染给胎儿。此病多见于秋末至冬、春季节,12月至翌年3月发病率占55.8%以上,其中3月份的发病率达19.5%,病程多为3-6日。如能耐过7日,多能康复。病死率一般为60-70%,高的可达90%以上。

5、治疗方法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亦缺乏有效疗法。一般多采取以下综合措施。(1)特异疗法:通常在病初注射大剂量抗病血清,多可获一定疗效。(2)抗菌疗法:注射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如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0毫克或卡那霉素200毫克,1日2次,连用4-5日。(3)对症疗法:脱水:静脉注射加有维生素B、C5%葡萄糖生理盐水50-100毫升,分2次注射。呕吐不止:按猫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爱茂尔、维生素B各0.5毫升,每日分2次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