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杀菌消毒的方法
1、自然通风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浓度的方法。在天气好、日光充足的时候,打开门窗,让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交换,可以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改善室内微小气候,增加负离子含量。每次通风的时间至少半小时以上,并且一天至少通风两次。在有人或无人情况下均可使用。

2、紫外线灯照射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紫外线灯可以是固定式照射,也可以移动式照射,一般按照1~1.5W/平方米的功率计算,照射30~60分钟,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毒效果。紫外线灯照射时,要关闭门窗,人员和动物应离开消毒场所,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紫外线灯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及时清洁灯管表面的灰尘,并定期更换灯管。

3、臭氧发生器消毒是一种化学消毒方法,利用臭氧具有强大的氧化性和杀菌能力,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臭氧发生器可以产生高浓度的臭氧,在相对湿度≥70%条件下,浓度应≥20mg/立方米,作用时间应≥30分钟。臭氧发生器消毒时,要关闭门窗,人员和动物应离开消毒场所,并在消毒结束后开窗通风至少半小时。臭氧对人有一定毒性,对金属和橡胶有腐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1、化学药剂喷洒或浸泡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消毒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或浸泡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常用的化学药剂有以下几种:

2、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和快速的杀菌作用,价格也便宜。可以用于对室内地面、墙壁、马桶等物体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也可以用于对食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浸泡消毒。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一般稀释比例为1:99,浸泡时间为30~60分钟。84消毒液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使用时要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

3、酒精,主要成分为乙醇,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凝固,常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或将食具、玩具等物品浸泡30分钟消毒。酒精也可以用于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洒消毒,但要注意避免明火和电器,以免引起火灾。酒精挥发快,易燃,使用时要谨慎。

4、过氧乙酸,主要成分为过氧乙酸,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氧化,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和一些病毒都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以用于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也可以用于对食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浸泡消毒。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一般稀释比例为1:100~1:200,浸泡时间为0.5~1小时。过氧乙酸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对物品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

5、对氯间二甲苯酚,主要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能使细菌的细胞壁破裂失活,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一些病毒都有一定的杀灭效果。可以用于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喷雾或熏蒸消毒,也可以用于对食具、玩具等物品进行浸泡消毒。使用时要按照说明书进行稀释,一般稀释比例为1:50~1:100,浸泡时间为5~10分钟。对氯间二甲苯酚有较弱的刺激性和对物品的腐蚀性,使用时要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