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传说-纪念吃苦的日子
1、跟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话说,在元末清初时,一个叫朱元璋的人,小时给财主放牛,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一间屋子里,三天没给饭吃,冬天的屋子显得格外得寒冷,他又冷又饿。正好此时,他从牢里的老鼠洞刨出来一些五谷杂粮,有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朱元璋马上就把这些东西熬成粥,美餐一段,而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的日子,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2、跟佛教有关。“腊八”,又称为“佛祖成道纪念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请霰戢砑尼见众生皆苦,出家修道,六年苦行。一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 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彻大悟,在菩提树下悟道成画浒形呈佛。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后人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八吃粥纪念。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 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和穷人们。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3、跟岳飞有关。想当年,岳飞率领岳家军抗金,那天是十二月初八,士兵三餐不继,挨饿受冻,百姓送粥,结果大获全胜。那天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岳飞死后,人民为便以杂粮豆果煮粥来纪念他。
4、跟秦始皇有关。秦时期,命民工修建长城,他们常年不能回家,后来都饿死了。有年腊月初八,没粮吃的民工们一起累积了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但最后还是饿死。为了悼念民工,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5、与“赤豆打鬼”的风俗有关。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于腊月初八这一天,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人迷信,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皆是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红豆)。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熬红豆粥,以去除瘟疫,迎接吉祥。
6、相传老两口吃苦耐劳一辈子,省下一笔大家业,可儿子不争气,媳妇不贤惠,家道渐没落,腊月初八,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邻居接济,煮“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好起来。民间腊八吃粥,就是为了警告后人。
7、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日游手好闲,新婚娘子屡劝无效,到了十二月初八,家里断食,他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饭,剩余的面粉等,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