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务工时如何处理和子女的关系
1、家里不管多穷,多缺钱,只要不是有揭不开锅的局面的话。我还是希望打算外出务工的父母们能缓缓。年幼孩子不要轻易的交给爷爷辈的人带,并不说是因为什么老人家的教育问题,更不是说老人家不会照顾孩子生活之类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喝过妈妈奶的孩子才会真的觉得娘亲,只有让孩子骑在肩上的父亲背影才会最伟岸。多少妈妈爸爸在过年回家的时候,都是惊觉,咦,孩子怎么突然长高长壮了?没有经历孩子成长的父母,总是会抱怨孩子和自己的关系不够好,和爷爷奶奶还更亲。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学龄前和哺乳期的孩子,总是会把自己的信任和亲昵交给抱他最多的那个人。而早早出门打工的你们,也就失去了这个常抱抱孩子的机会。所以啊,爸爸妈妈们,宝宝需要奶水的时候,宝宝第一次走路的时候,宝宝第一次认字儿说话的时候,请不要让陪在他身边的只有爷爷奶奶。

3、我觉得最好的呢,外出务工的时候还是给子女选择住校,但不用是月制的,一周回家一次的那种就好,根据家庭情况还有孩子的适应情况来定吧。如果孩子的独立性不强,最好不要强迫,可以试住,期间每晚给孩子打电话,让他分享在学校和同学的相处点滴,然后不开心的开导他,高兴的陪他一起笑笑。如果孩子还是不喜欢住校的生活,最好就让他在他熟悉的亲戚家里一起生活,至于其中的细节问题,就需要让家长处理,因为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对缺乏安全感的留守儿童来说,弥足珍贵。但是在亲戚家里借住留守儿童,父母就需注意一点,孩子会因为别人家里的父母而产生不平衡的感觉,这个时候沟通就尤为重要,父母需要和亲戚家的家长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最好是血缘关系近的亲戚,那样一般也不会出现偏带现象。另一方面,家长要加强和子女的联系,不管多忙,一天的通信尽量别少,孩子的情绪变化要第一时间了解。而住校,因为和同学之间的相处比较多,所以爸爸妈妈们要作为朋友的这一身份和孩子相处,多鼓励交朋友,多听听他在学校的故事就可以了。让他感觉友谊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