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事故伤残赔偿计算方法

2025-10-21 22:41:19

1、医疗费

 

  医疗费=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康复性治疗费=医疗费=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支付主体:工伤保险基金。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三款、《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六款

 

2、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人数×天数×70%

 

  支付主体: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四款。

 

3、交通食宿费

 

 

  交通食宿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职工因公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职工因公出差住宿费标准×天数+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费标准×天数

 

  支付主体: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四款。

 

4、辅助器具费

 

 

  辅助器具费=配置标准×器具数量

 

  支付主体:工伤保险基金。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5、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费

 

 

  ①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

 

  支付方式:按月支付。

 

  支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延长,延长期限不超过12个月,即最长也不超过24个月。

 

  支付主体: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一、二款。

 

  ②停工留薪期内的陪护费,需要支付,但尚无明文规定按什么标准进行计算。

 

  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的规定处理: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支付主体: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

 

6、生活护理费

 

 

  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

 

  生活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50%

 

  ②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

 

  生活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0%

 

  ③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

 

  生活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

 

  支付主体:工伤保险基金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

 

7、伤残补助金

 

  伤残补助金=本人月工资×月数

 

  一级:24个月 ;二级:22个月 ;三级:20个月 ;四级:18个月 ;五级:16个月;六级:14个月 ;七级:12个月 ;八级:10个月 ;九级:8个月 ;十级:6个月。

 

  支付主体:工伤保险基金。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34条、第35条。

 

8、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本人月工资×百分数

 

  本人月工资:实务中一般按定残前十二个月的平均月工资计算。(无明文规定)

 

  ①一级至四级:一级:90% ;二级:85% ;三级:80% ;四级:75% 。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条件:从评残后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之前。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基金补足差额。

 

  支付主体:工伤保险基金。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②五级至六级:五级:70% ;六级:60% 。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由工伤职工所在单位补足差额。如能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适当工作,则发放正常工资。

 

  支付主体: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第一款。

 

9、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赔偿基数×月数

 

  赔偿基数为: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①一级至四级不享受。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②五级至六级:五级30个月、6级25个月。

 

  条件之一: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主体: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4条第二款、《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36条。

 

  ③七级至十级:七级20个月,八级15个月,九级10个月,十级5个月。

 

  条件之一: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②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③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25条第(二)、(三)、(四)项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 ;④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支付主体:工伤职工所在单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36条。

 

  工伤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超过5年(含5年)的,应当支付全额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足5年的,每减少一年扣除全额的20%,但最高扣除额不得超过全额的90% 。

 

10、旧伤复发待遇

 

 

  享受上述1、2、3、4、5的待遇。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6条。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