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零花钱应该怎么给
1、前天一个8岁半男孩的妈妈和我聊起了她的儿子。她的儿子教育的非常不错,小小年纪,独立性很强,上辅导班不用家长送,逢年过节,还会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父母买小礼物。说的人啊,羡慕不已。不过这个妈妈也有一个困惑,孩子对玩具很痴迷,妈妈每周给孩子10元零花钱,有时候想买玩具,钱不够,孩子就把吃早饭的钱也省下来去买玩具了。妈妈和儿子沟通过,不吃早饭,会影响上午上课的。妈妈和儿子说,你如果钱不够用,也可以通过做家务的方式挣钱,洗碗1元,扫地1元,擦桌子1元。可是儿子说才1元钱,一副不稀罕的样子。然后就不干家务。

3、而家长只考虑孩子的学习,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孩子也没有敞开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家长。尸园拽诟家长要在现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上面更进一步,凡事和孩子平等沟通,不要过多的否定孩子的想法。8岁半很快就到青春期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教育方面,已经和0-6岁有很大的不同,家长的权威面对孩子日益成熟的自我要慢慢放下,展开平等的交流,承认孩子的自我。这样家长才可能继续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避免收获一个回家就关门不出,问半天不和你交流的叛逆少年。在沟通上面,既要有耐心,也要有技巧。妈妈可以这样说:儿子,你看你的同学都买了某某玩具,妈妈没有给你买,你是不是很不开心啊。但是你想一想,你同学都是爸爸妈妈直接给钱买的。都不是他们自己的能力的体现。妈妈和你一起制定一个购买计划,我们完成计划来实现你的愿望。这样当你拿着玩具和同学们一起玩的时候,你就可以自豪的告诉同学们,你是闯了很多关,通过自己制作,销售手工制品,赚的钱买的。那时候,你不仅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玩具,同学们也会认为你很了不起,对你的耐心和毅力感到非常佩服!至于孩子不愿意因为1元钱做家务,这个事情,也说明家长在引导方面的不足。首先家务是要求孩子无条件去做的。家务劳动可以增强孩子是家庭一份子的存在感。同时孩子也因此锻炼了责任心和能力。

4、不要用钱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一旦养成劳动就给钱的习惯,小则因为钱少不愿意干活,长大可能因为家长不给钱,对老人不负担赡养的责任。在孩子已经知道承担家务劳动是必要责任的前提下,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可以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父母会奖励孩子积分,一定的积分可以换成现金发放给孩子,由孩子自己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