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预防、诊断和治疗

2025-11-04 16:01:03

1、流行特点

本病寒冷季节

月份至翌年

4

月间)多发,特别多见于犬类比较集聚的单位或地区。一旦

犬群发生本病,

除非在绝对隔离条件下,

否则其他幼犬很难避免感染。

哺乳仔犬由于可从母乳中获得抗体,

故很少发病。通常以

3

月龄至

1

岁的幼犬最易感。

2、临床特征

体温呈双相热型(即病初体温升高达

40

左右,持续

l

2

天后降至正常,经

2

3

天后,体

温再次升高)

;第二次体温升高时(少数病例此时死亡)出现呼吸道症状,病犬咳嗽,喷嚏,流浆液性至脓

性鼻汁,鼻镜干燥;眼睑肿胀,化脓性结膜炎,后期常可发生角膜溃疡;下腹部和股内侧皮肤上有米粒大

红点、水肿和化脓性丘疹;常发呕吐;初便秘,不久下痢,粪便恶臭,有时混有血液和气泡。少数病例可

见足掌和鼻翼皮肤角化过度性病变。有的病犬,病初就出现神经症状,有的在病后

7

10

天才呈现神经症

状。轻者口唇、眼睑局部抽动,重则流涎空嚼,或转圈、冲撞,或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倒地抽搐,呈癫

痛样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发作次数也由每天数次到十多次。此种病犬大多预后不良,有的只是

局部性抽搐或一肢两肢及整个后躯的抽搐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此类病犬即使痊愈,也常留有后躯

无力等后遗症。由于本病常与犬传染性肝炎等病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细菌,使症状复杂化。因此,单凭上

述症状只可作出初步诊断,最后确诊还须采取病料(眼结膜、膀眈、胃、肺、气管及大脑、血清)送往检

验单位,做病毒分离、中和试验等特异性检查。

3、定期预防接种

目前我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应按以下免疫

程序接种。仔犬

6

周龄时为首次免疫时间,

8

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

10

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

1

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

2

毫升,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鉴于疫苗接种后需经一定时间

(7

10

天)才

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而目前犬瘟热的流行比较普遍,有些犬在免疫接种前业已感染犬瘟热病毒,但未

呈现临床症状,当在某些应激因素(生活条件的改变、长途运输等)的影响下,仍可激发呈现临床症状而

发病,这就是某些犬在免疫接种后仍然发生犬瘟热等疫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减少感染

率,在购买仔犬时,最好先给仔犬接种犬五联高免血清

4

5

毫升,

1

周后再注

1

次,

2

周后再按上述免疫

程序接种犬五联疫苗,这样既安全可靠,又可减少发病率。

4、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

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在本病流行季节,严禁将场外的犬带到场内。

5、及时隔离治疗

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病的初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犬五联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

。血清的

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

 5

10

毫升/次,连续使用

 3

5

天,可获一定疗效。有资料报

道,在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其用法及用量为:治疗前

用灭菌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

20

毫升将抗毒灵溶解,中等犬的犬静脉滴注

2

4

瓶,月龄较小的犬,用量可

酌减。据近期资料报道,在病的初期应用犬病康注射液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在与高免血清同时使

用时,其疗效都要比单用的好。犬病康的用法及用量为

 0

l

0

3

毫升/千克体重,肌内注射,亚~

2

/日,重危病例可酌情加量。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对于防止

细菌继发感染和病犬康复均有重要意义。

6、加强消毒

对犬舍、运动场应以各种消毒药,如百毒杀、

1210

、威岛牌消毒剂、次氯酸钠等进行彻底

犬消毒。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