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传统习俗
1、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超过55%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乍得水电协会为首都15%的人口提供电力,全国覆盖率仅为2%。大部分乍得人使用木材、动物粪便等的生物燃料生火。乍得的城市基建落后,只有48%的市区人口有清洁的饮用水,可使用基本卫生设备的人口更只有2%。

3、乍得拥有多样化的种族和语言,文化遗产相当丰富。乍得政府也积极推广该国文化和传统,开放乍得国家博物馆和乍得文化中心。乍得全年共有6个公众假期,不定期的假期则包括基督宗教的复活节、伊斯兰教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等。

5、小米是乍得人的主食,常被做成面团伴以酱汁食用,这种食物在北部被称为“alysh”在南部则被称为“biya”。鱼类也是该国的一种流行食物,通常被做成“salanga”(被晒干后烟熏成的鲑脂鲤或猛鱼)或“banda”(较大型的烟熏鱼)。“Carcaje”是一种以木槿叶制成的味甜的饮品。酒精饮品在南部比较流行,人们饮用“billi-billi”(以红小米酿制)和“coshate”(以白小米酿制)小米啤酒。

7、乍得主要的旅游地有乍得湖、德基亚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面积30万公畀梧抻溟顷的扎科马国家公园等。乍得湖是非洲四大湖之一,也是世拦轮遛侦界著名的内陆湖泊,被人们誉为“闪烁在黄沙万里的撒哈拉沙漠南缘的一颗明珠”。乍得湖的水除部分水域略带咸味外,其它大部分水域是清甜甘美的淡水,这不能不说是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在湖畔可以看到河马、大象、野水牛、羚羊、长颈鹿、驼鸟等成群的热带动物。德基亚野生动物保护区生活着各种热带草原动物,保护区中有露营小屋等住宿设施供游客休息。此外,在恩贾梅纳南面35公里的曼代利亚还专门辟有大象保护区。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3
阅读量:46
阅读量:36
阅读量:25
阅读量: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