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高空落物防范
1、从公共安全管理的角度看高空落物的防范,我们首先要认识和定义高空落物。高空落物可分为高空坠物和高空抛物(我国香港地区叫高空掷物)两种情形,高空抛物是行为人故意为之,是受控制的,或者说是可以阻止危险后果发生的,所以存在主观意识放任危险后果发生的行为。高空坠物没有人的主观意识,是责任人错误的估计了可能后果,坠落时无人知道或者不受控制。


2、两者首先存在责任归属的不同,全国2015年至今公开的案例判决书中可以看出,走司法判决的高空落物侵权案有561宗,在这561宗案例中高空坠物的占441宗,而高空抛物的占120宗,分别占比为79%和21%。而高空落物的责任归属按《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而《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跟《民法通则》条文是一致的,所以不管是抛物或是坠物只要行为过程认定清楚,承担不利后果的责任人相对比较好认定。而抛物行为人或坠物责任人无法确定的,就需要按《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在无法确定侵权人时,实行“连坐”制,就是不能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侵权人时,需要依法分担补偿责任。


3、一、从工程技术着手,实现本质安全。
风险的大小是由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所决定,而在我们防范高空落物风险时对于事故后果严重性的预防无处着力,因为上方将落下轻的还是重的物品,没法预测,所以更多的是防范高处落物的可能性。而防范落物需要研究的有两个可能性,一为高空的物品落下的可能性,一为落下后砸到人的可能性。在工程技术上,《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住宅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范》、《民用建筑外窗应用技术规程》等措施规范,都明确对建筑物门窗及外饰做了防坠技术要求,如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夹层玻璃一般用于居民楼的阳台,碎裂时玻璃碎片会粘在中间膜上,不构成危险等。而且随着社会科技技术的创新,也有许多的新技术将应用到建筑物防高空落物中来。目前应用成熟的有1、加装防坠网,对于我们窗台或栏杆式外阳台,可以加装孔洞较小的钢丝网,防止周边摆放的物件不小心坠落。2、对于平开或外开的窗户需有防坠器,防止恶劣环境或年久失修导致窗扇铰链或合页损坏而发生窗扇掉落的情况。3、条件允许的新建住宅,尽量低层设计裙楼,高层坠物在裙楼楼面,减少落物砸到伤人的可能性。4、不能设计裙楼的建筑尽量在可能落物的下方设置绿化带或棚架类构筑物,防止落实伤人。5、临街建筑,既不能设计裙楼也不便于设计绿化带的,可以采用连廊设计,行人尽量行走在内廊里面,避免落物伤人。


1、二、从管理入手,落地防高空落物制度和办法。
在管理上,我们不缺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的有效落地。2019年5月1日实施的《深圳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对深圳所辖区域内的房屋安全管理、房屋安全鉴定、房屋安全隐患治理、建筑幕墙安全管理均有了明确具体要求。并且对于业主有什么责任?物业有什么责任?街道有什么责任?政府部门有什么责任?均进行了明确规定,接下来需要的是如何进行有效落地执行。当然在防高处落物的管理上我们还可以有更具体系统的做法:1、检查,定期检查检查楼房门窗及外装饰物有无脱落迹象,楼房外置式雨水管道与外立面的连接处是否牢靠等。《深圳市房屋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要求房屋安全责任人对建筑幕墙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有问题的及时进行维修处理。2、巡查,小区物业、街道要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规定,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高处落物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治。3、对于老旧小区的门、窗及外挂装饰,需要专业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置故障,防范坠物风险。4、对人为高空抛物的责任认定,可以在住宅小区加装监控抓拍视频。除对高空抛物造成损害后果的追究侵权责任以外,对未有造成侵权后果的抛物行为,也可借鉴我国香港地区的做法进行处罚,按《香港简易程序治罪条例》,对抛物的可以罚到1万港元,并判监禁6个月。


2、三、宣传教育常抓不懈,为规范落地保驾护航。
防范高空落物宣传教育必不可少,我们宣教中既要让广大市民知道高空落物的责任后果,更要让广大市民知道高空落物的危害后果。首先家里有小朋友的,一定要管好自家的熊孩子,东莞塘厦2018年苹果砸伤小女孩的案例,就是熊孩子从28楼扔下的苹果,被诉赔544万。如果家里有精神病人也需要监管好,杜绝类拟事故的发生。其次也要教育家人,提高坠物危害的识别能力,在窗台、阳台等临边有可能坠物的地方,尽量不要摆放能坠、易坠的物品。大风等天气要勤于检查,自家外阳台物品和责任所属的门窗玻璃,天面的太阳能设备,防止被大风吹落。

3、四、提前应急处置准备,尽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处置措施在防范高空落物中算是事后处理,是尽量让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少。在街道,特别是作为小区物业,当出现高空落物时,有人受伤怎么处理?没有人受伤又走什么程序处理?谁做什么?先做什么?应该要有一套流程机制,出了高处落物事故尽量能第一时间有效处理,减少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