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主从同步异步场景的分析

2025-05-25 02:13:08

1、主从复制原理Dump线程与io线程当主从复制关系建立之后,主库上有个dump线程,用来传送在主库产生的binlog日志的,而从库上的io线程,则用来接收由dump线程通过网络传送到从库的binlog日志,并负责将其写入relay log 中去。 这就是主从复制的机制, 同时,由于是异步复制,传送过程不需要ack的确认。疑问也正在此处——因为是异步传输,如果单纯地理解为binlog文件直接网络传送,这个速度应该很快才是,但实际情况:在我们的测试环境中,binlog日志的传送速度才18M/s ,小于日志产生的22M/s左右的速度。为什么只有这个速度,而没有把网络带宽用满?原因是什么?

2、日志传送细节主从复制的结构中,主库上的dump线程跟从库上的io线程各自有一个,所以不存在多线程地并发发送跟接收的情况,只需要了解芟鲠阻缒binlog dump线程的工作机制,就能了解所有的细节。通过解析binlog文件,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事务可以包含多个event, 下面是一个最简单的事物的在binlog中所记录的信息:# at 33580 #170531 17:22:53 server id 153443358 end_log_pos 33645 CRC32 0x4ea17869 GTID last_committed=125 sequence_number=126 SET @@SESSION.GTID_NEXT= ‘e1028e43-4123-11e7-a3c2-005056aa17e6:198’/*!*/; # at 33645 #170531 17:22:53 server id 153443358 end_log_pos 33717 CRC32 0x66820e00 Query thread_id=4 exec_time=0 error_code=0 SET TIMESTAMP=1496222573/*!*/; BEGIN /*!*/; # at 33717 #170531 17:22:53 server id 153443358 end_log_pos 33770 CRC32 0x22ddf25e Table_map: `test`.`xcytest` mapped to number 222 # at 33770 #170531 17:22:53 server id 153443358 end_log_pos 33817 CRC32 0x61051ea ,www.linuxprobe.com/mysql-master-analysis.html,Write_rows: table id 222 flags: STMT_END_F BINLOG ‘ bYsuWRMeXCUJNQAAAOqDAAAAAN4AAAAAAAEABHRlc3QAB3hjeXRlc3QAAgMPAlgCAl7y3SI= bYsuWR4eXCUJLwAAABmEAAAAAN4AAAAAAAEAAgAC//x9AAAABQBzZGZhc6AeBWE= ‘/*!*/; ### INSERT INTO `test`.`xcytest` ### SET ### @1=125 /* INT meta=0 nullable=0 is_null=0 */ ### @2=’sdfas’ /* VARSTRING(600) meta=600 nullable=1 is_null=0 */ # at 33817 #170531 17:22:53 server id 153443358 end_log_pos 33848 CRC32 0x630805b4 Xid = 303 COMMIT/*!*/;每一个at xxxxx段,是一个event .函数Binlog_sender::send_events就是发送binlog中的event事件的函数:函数入参:end_pos,当前读到的binlog文件的最末尾位置。log_cache,记录是当前传送的日志的信息,包含已经传送的binlog日志的位置,以及binlog日志文件。函数逻辑分析:如果当前已发送的位置log_pos小于已获取到的文件的末尾位置end_pos.则表明还有binlog日志未发送,进入循环。循环体内:a.首先调用函数read_event,获取一个事件event.b.Log_event_typeevent_type= (Log_event_type)event_ptr[EVENT_TYPE_OFFSET];该语句用来获取事件event的类型,然后进行类型检查check_event_type(event_type, log_file, log_pos),如果没有通过检查,直接返回1给上层函数。c.log_pos= my_b_tell(log_cache); 更新log_pos位置,也就是将读binlog位置的游标前移到当前位置。d.然后调用send_packet() 函数进行binlog的发送。原来, 不管当前还有多少binlog没有同步到从库,主库发送binlog的粒度依然是一个一个event的发送,发送之前,还需要检查event的类型。因为是小包发送,所以网络的流量并不大。但需要说明一下出现这个现象的前提条件:我们测试环境中,当时数据库的写qps达到了50000以上,所以需要发送的event特别多,即使是异步,也导致单线程的dump线程来不及发送当前产生的日志。当写的qps巨大的时候,确实存在来不及发送日志的情景。

3、总结现在,再来回头看线上遇到的问题,“同步状态经常从半同步状态变成异步状态,然后又被及时复原到半同步状态”,原因是该数据库是一个分析系统,有时候会做批量的更新,以及批量的导入。同时,数据库设置的binlog格式为row模式,对于一个更新多行的事务,里面包含很多的event(一行是一个event), 所以发送这个事务的binlog耗时会比较长,无法在1秒钟内发送完成(半同步的timeout时间设置为1),所以半同步状态变成了异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2
  • 阅读量:52
  • 阅读量:40
  • 阅读量:48
  • 阅读量:61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