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旅游,高品质的一天应该怎么过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首个东亚文化之都,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这座曾经的东方第一港口的城市, 如今尚且存凸熬甾胄留着古老建筑。
一条西街附近不过几公里的方圆竟然并列着佛教开元寺、伊斯兰教清净寺,还有道教的关岳庙,儒家的孔子文庙以及妈祖的天后宫等。这些无不体现着泉州的包容与融合。
7:00 早餐,从老记面线糊开始
面线糊可以说是泉州的古早味,在钟楼附近的西街老记面线糊是泉州当地人时常光顾的老字号。店家将小鱼、鱼骨、虾米等长时间熬制,熬好的鲜汤做汤底,面线烂而不糊,清而不浊。
如果说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馆“,那么开元寺一定是其镇馆之宝。曾经开过莲花的千年古桑,经历八级大地震而毅然屹立的东西塔、印度教婆罗门的石柱、弘一法师纪念馆、古船馆、五方佛,各种文物古迹数不胜数。
10:00 清净寺,断壁残垣的伊斯兰风
饱经沧桑的石墙上,一千多年前用阿拉伯文镌刻的《古兰经》依稀可见。清净寺的石构建筑非常牢固,四百多年前的大地震也没能把它摧毁,这也使得它得以保存至今,成为中国东南沿海仅存的、非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的清真寺。
出清净寺沿涂门街向东百米左右即到通淮关岳庙。 沿街边有这么一座宏伟的而且香客繁多的寺庙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关公被奉为商业的保护神,也就是武财神。商业贸易盛行的泉州,凡作生意的人,都会到庙里来求财祈福,不分年节平日。
泉州的这座天后宫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年代最早的妈祖庙之一,台湾和东南亚的许多妈祖庙都是从这分灵。整座庙宇的殿堂、山门、龙柱、石壁、石楣以及上面雕绘的人物、花卉、鸟兽等,尽是泉州匠人的杰作。牌楼式的山门,屋顶举折,屋面翘起。出翘,作凤尾伸展而蜷曲状,柔和优美。
蟳埔渔村,离泉州老城有些远,坐公交车大约需要1小时。下车之后,沿着弯曲的小路,两边分布着几座古老的蚝壳厝,头戴鲜艳簪花、穿着对襟大衣的阿婆聚在一起利落地剥着海蛎;不远处的集市上,几位卖海鲜的阿婆在和顾客讨价还价。
宋元时期,这里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所在地,遗憾的是,如今这里早已不是印象中的传统渔村,城市的建设和现代商业的步伐越走越快,使得蟳埔的蚝壳厝即将面临消逝的境地。
20:00 在老房子里听一曲南音
演出场地里摆放着茶桌茶具,观众进来不需要门票,可以随意坐下来喝茶听曲。如果喜欢,也可以点个曲子,费用丰俭由心。场子大部分的时候,都能有七八成满。
22:00 在老房子里睡一觉
这里原为清代四川总督加兵部侍郎衔苏廷玉的故居,主厝为两百多年历史的五进五开间传统闽南建筑,为泉州目前保存较为完整、面积最大的官邸。地理位置极好,就在西街里面的一条巷子里,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开元寺双塔。
现在的主人,本着一份初心,修旧如旧,4000平方更多的是对于闽南文化及茶道的展示空间,偌大的院落只有5间客房,散落在大厝的中的茶座,你可以随心自己去泡茶,水在那里,茶在那里,随意“动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