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理论
1、首先,养生需做到顺应自然,从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从来没有哪个民族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任何好处,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是好处而是苦难的恶果。而如今尤其是人类为了文明的发展而不断的破坏自然,最终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当然我们也感同身受,生活中当我们一边不断耗竭着化石能源来作为汽车的动力和取暖的热量来源时,另一边我们也在呼吸着脏兮兮的空气,尤其是身处在Pm2.5的环境中。等到身体受不了这种恶劣的环境时,于是乎就发病了。自然界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不仅要在珍惜它的资源的同时,也要遵循它的规律。在中医中,尤其是提到的“气”,所谓气生万物,人也是其中一物。既然万物都属于气,那么它们则与我们息息相关。因此,四时气候,昼夜晨昏,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等自然界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体。人类从长期的进化中,五脏盛衰的生理变化不仅顺应了天地自然的规律变化,同时也形成了几乎同步的节律性变化。就好比我们白天工作晚上睡觉的生理性活动,当然也有其它的规律性起居,但是通常违反这一规律的人是最容易患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新闻中看到的熬夜者猝死的原因了。虽然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任何能力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过这个度,疾病也就自然发生了。这就好比阴阳的平衡,人体的生理活动节律稳定的进行才能维持一种阴阳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阴阳失调,机体适应外界的变化和抵御能力就会降低,疾病也就应运而生了。因此,人类只有掌握自然界的变化,顺其动,养其身,才能维持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延缓衰老、颐养天年的目的。

3、再者,就是中医最为重要的保精护肾养生原则了。保精护肾就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调养肾精,使精气充足,体健神旺,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精是构成人体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精气神是人身“三宝”,精化气,气生神,神御形,精是气形神的基础,也是健康长寿的根本。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五脏。五脏安和,精自得养。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主藏精,故保精重在保养肾精。中医养生学强调节欲以保精,使精盈充盛,有利于心身健康。若纵情泄欲,则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未老先衰。而保养肾精之法甚多,有运动保健、导引补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和药物调养等。中医中尤其讲究精气学说,因此精气保护乃养生之大事。内经中所强调的天癸就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的物质,其由精气充满后转化而来,所以不保精气者则极易造成早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