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战术阵形攻略
1、“W.M”式 1925年越位规则将防守队员少于3人改为少于2人,使场上进攻力量强于防守力量1930年,英国人H.查普曼创造了分工明确攻守力量平衡的“W.M”式阵型(图1[足球战术阵型──“W.M”式]),使前锋前卫、后卫之间保持着距离相等而联系紧密的三角配合。尤其是 3名后卫既有明确的防守区域,又有主要的看守对象。这个阵型曾风行于世,直到50年代。

3、“4-2-4”式 50年代后期,巴西足球队吸取“4前锋”式的优点,把中锋拉回来担任前卫,而把1个前卫拉回到后卫线上担任中卫, 形成了“ 4-2-4”式(图3[足球战术阵型──“4-2-4”式])这个新阵型比“W.M”式和“ 4前锋”式的层次减少了,加快了推进速度,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了。在“4-2-4”式中,2个前卫难以控制中场, 承担既攻又守的双重职责。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7
阅读量:64
阅读量:85
阅读量:89
阅读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