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习俗及养生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春天真的来了哦,今天2月4日为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称“打春”、“咬春”、“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此时也天气乍寒乍暖,也要分外注重养生保健。一起来看看立春到底有哪些习俗、学学春饼/春卷等立春美食做法、了解立春养生5字秘诀吧!

2、制作春饼的材料1、面粉:春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仗充哔粞普通市售的饺子粉或富强粉皆可选用,但最好不要使用标准粉,否则做出的春饼颜色不但发遘韵揩缝深,而且口感发糟。2、油:旧时多用猪油,味道浑厚醇香。但出于健康因素的考虑,建议大家改用色拉油或植物油会更加适宜。3、热水:春饼属于烫面饼,所以和面时要用热水,温度控制在80—90度之间即可。4、筷子:因为和面时水温较高,不宜用手直接和制,所以就要准备辅助工具。筷子家家有,拿捏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作为和面的工具再合适不过了。5、擀面杖:寻常家中具备的做烙饼用的擀面杖即可。粗细及长短没有特殊要求,自己操作起来顺手才是最重要的。6、饼铛:铸铁的浅边平厚底圆铛才是正品,但一般家庭都不具备。所以退而求其次,选用普通的平底不粘锅也是不错的。7、面盆:没有特殊要求,随手取个玻璃盆、陶瓷盆或是金属盆皆可。8、蔬菜和酱肉:夹入春饼中的蔬菜及酱肉十分讲究。大葱白、韭菜、豆芽、菠菜和酱肘子是必不可少的。

4、和面1、将面盆中的大小面块用手反复按压,使其充分揉和在一起,直到盆中没有剩余的散粉及面块,和成一个较大的面团。2、刚刚和好的面团韧性较大,不易擀制,需放在面盆中,上面再盖一块浸湿的屉布(防止面团表面风干变硬),然后静置30分钟。

6、烙春饼1、饼铛中不用放油,用小火慢慢加热。千万不要急功近利,直接用大火加热饼铛,让饼铛底逐步均匀受热,并慢慢升温才是成功的关键。饼铛的温度也不宜过高,用手放在上面感觉暖暖的就可以了。2、将擀好的春饼托入手中,然后使其轻轻滑入铛中,烙2分钟,注意观察春饼表面变化,待其颜色开始慢慢变透明,并已受热鼓起,再将春饼翻面继续烙制2分钟即可出锅。3、趁热沿春饼边缘将2片面饼小心地揭开,再摊平放置。

“尝春”春卷
1、春卷也是自古以来立春日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节庆美食。春卷是以薄面皮包馅、用油炸制而成。其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馅鲜嫩、香气诱人。馅料可荤可素,可咸可甜。是风味独特、备受欢迎的风味小吃。亦是列入满汉全席第二席中的一道菜式。

4、小贴士:1、馅料炒制时宜勾厚芡,晾凉后才能包卷,否则容易破皮渗漏;2、包馅料时皮子不要卷得太紧,以防油炸时受热表皮破裂。
立春怎样健康“咬春”
1、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气,气温逐渐升高,人之阳气步步升发。立春饮食调养应从享受清爽绿色蔬菜的初春阳气出发,进而达到调养体质的目的。辛甘的蔬菜有助于春阳及护阳,这些蔬菜有葱、芫荽、红枣及花生等,至于胡萝卜、花菜、白菜及青椒等新鲜蔬菜,也有提升阳气之效,不妨适时补充一下。

2、防止旧病复发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立春养生5字诀
1、衣:立春过后还得“捂”虽然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至少需要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如果过早脱掉冬装换春装,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所以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早春时节,应该提前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2、食:立春之后多吃辛温食物立春养肝,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过于辛辣及油炸食物都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至上火。
3、住: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为避免春季各种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上午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低,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此外,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开窗通风。
4、行 :多去郊外走走立春后,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
5、防:防躁动,重视心理保健“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后,心理疾病患者都会有所增多,多为焦虑症、躁狂症等病”。
立春养生:南北有不同
1、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所以南北方立春后的养生是不同的。

2、北方:“春捂秋冻”很适合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于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捂”,注意衣着的适宜。一般来说,转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
3、南方:加强锻炼防病正当时立春之后,天气逐渐回暖,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上升和增多,这种状况在南方地区更加明显。春季万物复苏,各种病菌活跃,大家最好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消灭传染源;二是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三是增加户外运动,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和抗病能力;四是多吃些清淡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