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最后100天复习:英语提分技巧
1、强化听力和单选,挖掘得分潜质 想在最后阶段大幅度提高听力水平是不太现实的,建议将听力傩呈认粪冲剌的目标定位为利用以往考题提高英语听力得分潜力。听近三年的听力考题,因为这种听力材料的读音、语速和题型等都是最规范的。通过这种强化训练,同学们更容易进入考试的真实环境,摸索出一些规律及应试方法。比如: 1、数字。数字型试题主要考查数字,包括数量、年龄、时间、价格等,可以出现在听力考试的所有题型中。针对不同的数字型试题,考生可以采取记录、判断以及推断等不同技巧进行答题。 提示1:如对电话号码、门牌号、航班号、车牌号等,考生可采取听写记录所需数字。 提示2:对判断类数字题需要在听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字中判断符合题意的数字。 提示3:对推断类数字题则通常涉及到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需稍加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地点。地点型试题主要考查地点,该项内容的考查多为以where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如: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这段对话最可能发生在什么场合?)解这类试题时,我们需要有一些积累和推断。 提示1:熟悉、积累常用地名,如国家、首都、大城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以及著名山川河流的名称等。 提示2:熟悉、积累与各个地点场所有关的单词、短语、句型和场景。 提示3:根据对话内容,结合生活常识进行逻辑推断,从而得知对话发生地点。 由于地点型试题可能出现在填空中,因此考生还需要注意地点名称的大小写,做到拼写准确规范。 3、推断。推断型试题不仅包括推断数字和地点,还常考查学生对人物身份、关系,人物态度、情感以及事件原因的推断。一般来说,此类题通常出现在短对话中。 提示1:平时熟悉、积累不同人物身份及人物关系所对应的单词、短语、句型和场景,测试时根据对话内容所提供的称呼语、关键词,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 提示2:熟悉、积累不同语音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以及特定单词、短语和句型所表达的隐含信息,进行准确判断。 提示3:认真听清事件发生的全部过程及前因后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找出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4、主题内容。主题型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对话或短文独白的主要内容的把握能力。学生需要抓住关键字或主题句,根据所获得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概括主题。 单选主要考词汇和语法。词汇在最后100天我们必须天天坚持背一些单词,注意常用熟词的生义,还需要掌握构词法知识。语法方面时态、语态、从句(状从、定从、名从)、非谓语(不定时,动名词,分词)是重点,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多训练这类型的题。

3、阅读理解细节归纳题的纯粹理性 从我们学习第一个英语字母开始,一直以来,就企盼得到一个东西,那就是传说中的“语感”。这是英语老师应对同学们各种挑战而屡试不爽的法宝。假如语言的美真的来自于感觉,那么对语言的考察是不是就显得有点神秘抑或荒诞?很多同学抱怨,为什么这篇文章我看得懂,却做不对?为什么我觉得这道题每个答案都说的通?其实很简单,因为很多同学在选答案的时候都不问为什么,而只是“让心灵去旅行”。高考阅读理解部分在考察过程中,对考生更加注重阅读技巧的运用,而不仅仅是阅读内容的掌握。所以,对于一些阅读能力很强的考生,即使文章读得一知半解,正确率也能保证在80%以上。阅读理解的题材和体裁一直以来都保持多样化的态势,语言材料新、来源广、语言地道、真实,具新颖性、教育性、可靠性和可读性。阅读材料多数来源于最新的国外书报时文,所以要求考生对每篇文章都有亲切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题型设计上,细节、归纳(主旨)题、推理题和词义题的格局却几乎没有被撼动过,尤其是细节归纳题的核心地位,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这两种题型的解答。 细节题在每年的高考阅读部分总是能占到半壁以上的江山。细节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细节题实则为阅读理解部分最简单的题型。如果考生能在原文中找到对应答题点,想选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归纳题,有时也被称之为主旨题,主要着眼于对考生事实和观点,现象和本质的区分能力。对于什么是观点、本质,什么是事实、现象,很多考生总觉得有“花非花,雾非雾”的朦胧迷乱感。其实,只要盯住一篇文章的四个角落:首段首句,首段尾句,尾端首句,尾段尾句,就基本上不会出现方向上的偏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