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025-07-25 10:01:07

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当确定了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对每一过程进行风险识别,确定风险源,影响区域、事件的原因及潜在的后果。在管理体系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应围绕着产品(环境、安全)的符合性及客户满意、预期目标的实现,以产品实现过程为主线,从人、机、料、法、环、测等过程控制因素入手,考虑以往的历史数据和信息,识别人员应包括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深入的识别。

如何利用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风险的进一步的理解并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分析的结果是风险评估及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应对的输入。风险分析包括了对风险源、导致风险的原因、正面或负面的后果、后果的可能性的分析,最终确定潜在的后果范围、可能性及其他相关的风险特性。由于通常一个事件具有多种不同的后果,在风险分析时,需关注不同后果对不同预期结果实现的影响,风险分析也需要考虑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效率。

如何利用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3、风险评价和应对措施(处理)。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基于风险分析输出,对哪些风险需要处理或优先处理做出决定。风险评价的过程是将风险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风险水平与已确立的风险准则相比较,确定风险的可容许程度,对未来的行动做出决策。风险准则是评价风险的依据,该准则体现了价值观、目标和资源状态。风险准则的确立是基于组织确定的目标,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风险准则也可以源自标准、法律、方针和其他要求,风险准则同时也反映了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及容忍程度。当内外环境变化时也可以对现有风险准则进行评审必要时作出调整。

如何利用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监视和改进。应对风险的识别、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实施及有效性进行监视以改进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中需要监视内容可以包括:1、通过对内外相关事务信息的动态更新,检查是否对风险识别的输入进行更新,保持输入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2、通过日常的工作检查、内审等对应对风险的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3、在管理评审对应对风险的措施的有效性按策划的方式进行评价,应对风险的措施有效性评价可以从产品(环境、安全)的符合性情况,增进顾客(用户、员工、周边居民)满意度方面,目标的实现情况,过程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风险是否得到控制等方面进行。对上述过程及活动的监视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改进风险管理机制。

如何利用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5、变更。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如: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组织职能的变化,国家法律标准的变化,顾客要求变化等等,应及时组织对这些变化导致的风险情况进行再识别、分析及评价,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变化的风险可控。

如何利用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