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什么,为什么无差别

2025-05-29 10:14:15

马克思说的无差别劳动,分别有二个思路,二个含义,而殊途同归。

一个是,从概念内涵上来看,则任何的劳动,所有的劳动,直接就是抽象的一般的无差别的劳动,

一个是,从概念外延上来看,则任何的劳动,所有的劳动,在加总、平均后来看,是抽象的一般的无差别的劳动。

1、从概念内涵上来看:

清洁工徒手扫地劳动的一小时,是一小时,

科学家发明创造劳动的一小时,是一小时,

大明星万人空巷的表演一小时,是一小时,

等等,分别都是一小时,

并且,直接是互相无差别,

并且,这是抽象的,这是在逻辑思维当中呈现出来的,不考虑各种外在形式,不考虑互相之间的差异。

并且,这是一般的,普遍存在于各个劳动的当中。

比如,车站候车室里面,旅客有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等等,都是旅客的一个,老张他是一个,小李她也是一个。

2、从概念外延上来看:

清洁工徒手扫地劳动的一小时,是清洁工一小时,

科学家发明创造劳动的一小时,是科学家一小时,

大明星万人空巷的表演一小时,是大明星一小时,

等等,分别都是一小时,互相不同,具体形式不同,各种差异很多。

但是,如果把这些不同的各个的劳动,加总起来,平均起来,亦即混合均匀了来看,

那么,混合均匀了之后的那些劳动,互相无差别,

并且,这是抽象的,这是在逻辑思维当中呈现出来的,这需要在总体上来看,在观念上把它们进行混合。

并且,这是一般的,普遍存在于各个劳动的当中,但是又不等同于任何一个劳动。

比如,车站候车室里面,旅客有男女老少,高矮胖瘦等等,但是,平均来看有标准的旅客,“他们”是标准化的。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什么,为什么无差别

扩展资料:

劳动价值论(价值是一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发展过程:

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亚当·斯密特别是李嘉图对劳动形成价值的理论和价值量的分析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由于他们是把资本主义这一制度和阶级结构看作是当时最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无所顾忌的,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结构。

但是随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他们的学生则越来越丢弃他们老师的科学性,把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剥削关系作辩护当成自己的唯一任务了。政治经济学日益走向庸俗化。否定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理论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继承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理论的科学成分,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从根本上论证了它的历史性质,并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并认为资本主义的企业追求的是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劳动,而不是追求的使用价值。

所以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指出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作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劳动价值论

百度百科--劳动

百度百科--抽象劳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