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步在西塘——最美的的西塘旅游方式
西塘古镇简介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10公里。西塘全镇总面积83.61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近8.6万。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已被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

2、烟雨长廊烟雨长廊—美食、住宿、特色小店的集中地在江南水乡,分散的、几户合一的廊街随处可见,然而,骞插砍谆廊街长达1300多米的,惟有西塘。西塘的廊街,一边是商壑茜岚哒店或民居,另一边是河,廊街都 有小河紧贴着,弯弯曲曲,情调非常。步入廊街,映入眼帘的是两岸水上人家和前呼后应的河埠。如逢雨天,雨水在廊檐口滴滴嗒嗒形成一道长长的 雨帘,就是不会做诗的人也会顿时诗意满腔。关于廊街的由来,没有官方的记 载,只有民间流传的“为郎而盖”和“行善而搭”两个版本。 廊棚有的濒河,有的居中,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橙,供人歇息,廊棚的顶有“一落水”、有“二落水”,也有过街楼形成廊棚的屋顶。可以说 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4、五姑娘主题筇瑰尬哇公园 在西塘流传着一个真实的爱情故事,清末时期,塘东村的杨家地主小姐五姑娘与长工徐阿天相爱,遭到了异母胞兄的反对,被迫害致死。后来她的爱情故事被编成田歌,在这里传唱了一百多年.独瓦亭是徐阿天在当窑工时为表达他对五姑娘的独一无二的爱情,而特意烧制的一片瓦盖成一个亭。在亭里挂有一口钟,上面刻有他们两人在这里相约的情景,和一见钟情的文字。 田歌是西塘民间流传下来的农村民歌,至今仍传唱于江浙沪毗邻地区,是中国宝贵的地方音乐文化遗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编的音乐剧《五姑娘》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艺术节上荣获文华大奖。并且在1954 年,由已故的越剧创作家顾锡东改编成越剧《五姑娘》。其中以《五女拜寿》和《汉宫怨》最为著名。《五女拜寿》还被拍成电影,影响极为广泛。

6、倪宅倪宅—西塘镇上的书香门第人家位于烧香港南,倪氏家族为镇上书香门第,倪宅前后共五进,前有廊棚,后有花园,正厅名为“承庆堂”。西塘镇文化底蕴深厚,廉政文化资源丰 富,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弘扬优秀廉政文化和发扬党的优良廉政传统结合起来,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目前,经过整合充实廉政 教育资料,重新修葺一新的“倪天增祖居” 与杭州于谦祠、宁波清风园、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等10 家单位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

2、感受西塘最夜色 在西塘,是一定要享受西塘的夜色的,如果你的行程中只是想白天的某个时分在古镇匆匆的逛上一圈,那么建议你留宿一夜。到了晚上,这里一 副热闹的生活景象:西塘的原住民们在河边桂花树下摆上小桌椅,老鸭汤、西塘炒青豆端上,再来一口黄酒,远处的戏台上传来袅袅的越剧唱调……

4、在烟雨长廊里发呆 廊棚通俗的说就是带屋顶的街,这种廊棚在江南的水乡是很多见的。在西塘的闲逛中,廊棚成了躲也躲不开的去所,沿着廊棚,西塘这幅画卷慢慢 在眼前展开,累了,随意的在廊棚前的竹椅前坐下,忽略掉头上的树荫,面前流淌的小河,身后擦肩而过的游客,让头脑恢复一片空白,哪怕只是几 分钟,也是超级的享受了!

民俗节庆
1、关注内容 七老爷庙会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是西塘人民的守护神七老爷的生日,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大家把七老爷和七夫人的行宫抬出庙门,从晚上十一点出 发,在西塘各按预定路线走,一路旗帜飘扬,锣鼓震天,鞭炮齐鸣,浩浩荡荡巡游,镇上经过的许多地方都搭了帐篷,供七老爷与七夫人在帐内稍歇 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庙中,于是在庙内开始演大戏,连演三天。几乎全城出动,打莲厢、扭秧歌、调龙舞狮,人声鼎沸、盛况空前,场面热闹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