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益智游戏是最好的益智活动
现在我们的家长,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从乐器到外语,从书法到绘画……,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心理和行为。可是,听到好多的家长抱怨,同样是参加“兴趣班”,自家的孩子却没学出什么名堂来。 其实,这是家长的错。错在你没观察孩子在学习时的状态。无论学习什么,如果你看到孩子的“学”,像“玩”一样,有“玩”的状态,那就成功大半了。因为,“玩”是最佳的益智活动! ——陡势横桥

2、组成算式 在幼儿园里,老师给圆圆五个数字“1”,让她组成等于100的算式,当然,符号“+、-、×、÷、=”可以随便选用,要求是越简单越好。 这时芳芳举手说,她也会。老师又给了芳芳五个数字“3”,条件和要求相同,也组成等于100的算式。 如果你是圆圆或芳芳,你能完成老师交给的题目吗?

二、题目详细解析
1、问题是等于1 没有什么诀窍,用+、-、×、÷反复填试,就成功了,应该是很容易做的,只是可能有多种答案: ①、(1+2)÷3 = 1 ②、1×(2+3傧韭茆鳟)-4 = 1 ③、[(1+2)×3-4]÷5 =1 ④、(1×2+3-4+5)÷6 = 1 ⑤、(1+2+3+4)÷5+6-7=1 ⑥、[(1×2×3+4)×5+6]÷(7×8)=1 或:(1+2-3+4+5+6)÷(7+8)= 1

3、甄别推断 这是很简单的甄别题目。首先看①,甲说她不是天使,她肯定就不是。如果她是天使,她就必然说真话,她的“真话”否定了天使的身份;所以,甲只可能就是凡人,或刈罨涛舸魔鬼。 在确定甲不是天使之后,从她表述的“内容”来看,她说的是“真话”。“我不是天使”是句客观的真话。所以,甲不是魔鬼,她只能是凡人。 再看乙。乙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肯定不是凡人(凡人是甲)。从②的表述来看,“我不是凡人”是句客观的真话,所以,乙不是魔鬼,而是天使。 剩下的丙,就是魔鬼了。“我不是魔鬼”就是一句谎话。 结论:甲是天使,乙是凡人,丙是魔鬼。如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