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科学心理学中重要学者及其理论

2025-05-20 22:01:39

  杜威对于中国的影磨蓄贺痞响那是其他心理学家们都无所能及的。不过杜威对中国影响主要是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至于机能主义心失窝蜜琶理学在中国则并没有被广泛传播。

  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期间正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黄金时期,这时候有很多的中国留学生到哥大学习。杜威培养的一批中国学生,大多成为闻名海内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包括了很多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大学的校长和院长,另外他从1919到1921两年间的中国讲学历程也促使他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早期赴美留学的学生大多以学习近代科学为目的,但很多人都在后期转学文科,其中一些希望通过教育救国的人也就由此成为杜威的学生。

  郭秉文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也是杜威的第一位中国学生。郭秉文1911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学,并于1914年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南大学校长。

  蒋梦麟与胡适是前后脚进入杜威门下的学生,二人都是先学农学后转入的教育学,有趣的是二者后来都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依然是前后脚——胡适在1945年接替蒋梦麟成为北京大学的校长。

  与胡适同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的还有陶行知,二人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一直以来陶行知都被认为是杜威中国学生的代表,甚至陶行知在正视中国的教育研究上超越了杜威,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已经成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典范。

  1917年有三位著名人物几乎同时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他们就是李建勋、张伯苓以及陈鹤琴。

  李建勋曾任北师大教育学院院长,在教育界与陶行知并称为“南陶北李”。

  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创立者,也是西南联合大学的创办人之一。

  对于陈鹤琴,相信学前教育的同学们一定很熟悉,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和五指教学法,被称为“东方的福禄贝尔”。除了杜威以外,陈鹤琴和张伯苓的老师还包括克伯屈、孟禄以及桑代克。

  虽然杜威的学生们都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不过教师招聘考试中涉及内容不多,所以这章大家就当纯粹长知识好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