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小组教学

2025-05-11 00:40:14

1、首先,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要运用合作学习,也并不是一定要改变座位的排列方式。一般来说,下面几种情况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会更好: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举手如林时;当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资源共享时;当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群策群力时。所以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进行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这样才能使小组学习真正地发挥作用。

2、其次,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左佯抵盗合作学习的成功,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恰当的分组,分组要弋讥孜求使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四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潜能生、两名是中等生,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另外要保证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又应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学生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还要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一个神圣的使命、伟大的任务。反之,如果小组内有一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

3、再次,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布置或共同协商出本课或本环节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先自主探究后,产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目标的合作内驱力的方法。如对勾股定理的证明给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利用割补、拼接图形计算面积的方法来证明,同时让各小组比一下各自的方法。实践证明,目标过于简单,或过于深难,学生都不易产生合作内驱力,而只有所设计的学习目标具备能密切联系学生固有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生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才最易让学生产生合作内驱力。然后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活动前,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小直角三角形和小正方形拿出来,在小组活动中,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探索,引导他们通过作图、计算,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出猜想,并让小组用语言来叙述他的猜想。小组成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既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共同提高。在这一环节中,小组成员通过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之间通过互助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学习小组,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并适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4、第四,小组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小组内每个学生之间交流和补充自己准备交流的材料。教师在小组交流时要注意交流中关键的发言,做好教师点评及关键性问题的再探究工作,然后教师对小组学生发言的合适方案对小组给予表扬。评价是小组活动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要改变教学中单一的作业、考试评价模式,必须先对小组活动过程展开优秀的组提出表扬。并且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能力。通过评价使小组整体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更大创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能否用好评价机制是小组活动成效高低的关键。

5、最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是对小组学习目标完成如何。在小组活动后,教师必须对小组的学习质量作检查,检查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测验,然后综合每一个学生的测验成绩来评价小组的活动。这样,任何一个组员不好好学习都会影响到全组成绩。老师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理,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一旦有了关乎全组利益的责任,他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去完成,去寻求同伴的帮助,而为了整组的共同利益,同伴也会热心给予帮助,这样反过来会促使学生合作活动时会更好的为完成学习目标而努力。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需要教师有一定时间去培养,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初中数学如何进行小组教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