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损坏原因的查找方法
1、在拆卸损坏的轴承前1、审查轴承的计算负荷和计算转速等原始数据,注意原设计是否有所疏晖蚋媳芏漏或错误。核对轴承的实际负荷和转速与原没计是否有出入,轴承选型是否正确。2、了解损坏时以及接近损坏时的异常现象,特别是噪声和发热等的出现状态和演变情况;注意检查电源以及轴承的相邻机械元件在此期间有无异常现象。3、分析噪声的类型,音调的高低,频率的干扰节奏:注意温度是从何时突然增加的等等,记下电源及其他机件的情况4、弄清主机中轴承的配置特点和配合特点,判断是否配置得恰当,记下套圈相对于外壳的位置和相对于负荷方向的位置。用手使轴连同已损坏的轴承试转几圈以体验运转沉重程度,再沿轴向将轴来回推动几次以体验轴沿轴向的松紧程度,必要时测量轴的挠度5、检查轴承所在部位,查明润滑;情况和污染情况,审核润滑剂牌号和密封方式是否有误,注意在有温升情况时,轴承温度是否超过所用润滑剂的温限4.重点检查油位高低,密封间隙是否漏油漏脂,以及水分、尘粒或其他异物是否已侵入轴承,供油脂系统有否故障5、察看是否存在对轴承有影响的振动源。碎片或颗粒源、水源或流体污染源、能流经轴承的电流源,根据检查的情况,可作为依据来判断轴承的损坏是由于微动腐蚀、磨损、锈蚀还是电蚀.

3、在拆卸损坏的轴承后1、对损坏的轴承的全部零件进行仔细进行外观检查,观察研究损坏特征(使用放大镜.各种显微镜、扫描电镜或透视电镜),对照有关记录资料,查找轴承损坏的主导原因,分析出被后继现象掩盖的起始原因。研究损坏的性质属于疲劳、磨损、锈蚀还是电蚀,察看损坏的几何特征属于过载、偏载、冲击、振动、灼烧还是材质问题2、检查正在运行中的同工况同型号轴承,观察是否有与已损坏轴承存在相同的弱点,对比同批轴承损坏时的实际使用寿命。根据损坏轴承的共同特征,考察是否轴承“先天”存在缺陷或问题,可检查同型号新轴承,加以对照。3、必要时应对轴承的进货日期、库存期、防锈处理期以及运输情况作调查记录,对库房内存放该项轴承处进行温度、湿度波动范围等的实地复查。查明是否由于库存过久产生锈蚀或尺寸变化,或运输过程发生微动磨蚀,包装是否良好。4.根据上述程序分析判断,仍不能查明原因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试。在相似的条件下对同型号轴承进行试运转,配备必要的仪表进行详细的测量记录。5.在重要情况下可邀请轴承厂或轴承研究机构参与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