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师傅”和“师傅”

2025-05-20 03:28:15

(抱歉,由于粗心把标题打错了!正确标题为: 怎样区分“师傅”和“师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并不了解“师傅”与“师父”区别在哪里,所以往往混用这两个称呼。但混用这两个称呼是否适宜呢? 接下来,小编就通过梳理“师傅”与“师父”这两个称呼所指的演变,来辨析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怎样区分“师傅”和“师傅”

2、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师。 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史记》中9处11次出现的“师傅”,都是这一意思。这时的“师傅”,总是和“宫廷”、“东宫”、“储君”、“太子”、“皇子”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从西汉到南宋,这是师傅最通常的所指,明清时期,依然保留了这一意义。

怎样区分“师傅”和“师傅”

师父

1、唐朝以后,“师父”开始用来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 北宋费衮的《梁溪漫志》记载,高邮强盗尉九,疾足善走,日行数百里,气势猛壮,白天吃喝,夜则为盗。有一天早食时,被一个道人“呼为师父,且拜之”。这里一个善于幻术,一个疾足善走,都是具有特殊技能的人。

怎样区分“师傅”和“师傅”

3、在元明时期,“师父”往往用作对和尚、道士的尊称。如“锡号帝师”的著名僧人八思巴,当时士人大都称他为“师父”。《元史·刑志》中,也有“诸僧道盗其亲师祖、师父及同师兄弟财者”之说。对于俗人依循僧寺礼仪,称僧人为“师父”,清初学者蓝鼎元曾予以指斥:“凡遇秃厮,皆呼师父。不思此何人也,而师之父之?”(《鹿洲初集》卷十四)这说明了当时称僧人为师父的普遍。

怎样区分“师傅”和“师傅”

2、 “师傅”和“师父”最基本的意义是相通的,这就是指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相对于“师傅”而言,“师父”的所指更加宽泛一些,它包含了“师傅”的一切意义。在很多情况下,这两个词可以混用。如《榖梁传》中的“师傅”,在《白孔六帖》和《渊鉴类函》中就写作“师父”。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师傅深怀敬意,师傅的年龄如果和自己的父亲相当,他就完全可以称呼自己的“师傅”为“师父”。

怎样区分“师傅”和“师傅”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