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雅思作文全攻略
今天我们邀请到洪洋,来为大家讲解超级干货——如何得到高分雅思写作!
洪洋本科和研究生就读英语和釉翱绸玺翻译相关专业,英语专八,雅思8分,CATTI笔译二级;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日报编辑,翻译等实习经历。
拿到的offer有:
University of Bath:MA Translation and Business Interpreting (Chines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MSc Specialised Translation
University of Leeds:MA Translation Studies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MA Translationa and Interpreting
雅思写作考试要求在60分钟内完成两篇作文(Task 1 and Task 2)。Task 1要求考生在20分钟内完成150字以上的文章。Task 2 要求考生在40分钟内写作一篇不少于250字的议论文。
写作中,以移民为主的培训类(General Training)和以留学为主的学术类(Academic)试题类型有所不同。
正文开始前,请大家思考三个问题:
1. 雅思写作目标分数是多少?
2. 准备时间有多少?
不定位就说方法的行为都是耍流氓!目标不同采取的策略真的是大相径庭。
如果目标在5.5-6分,本文可能不是很适合你,现下你最重要的是杜绝语法错误,背一些适合自己的模版。
如果你已经稳拿7分了,那也不用往下看浪费时间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在文章的立意和论证方法上下功夫。
写在这里的,主要是针对有一定的基础,目标在6.5或者7的同学。
Lexical Resources
Lexical resources追求的第一点就是搭配地道。平时通过任何渠道接触到的搭配都记在一个本子里经常复习,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用上,保证不会错。
如果你要用上的某个搭配之前并没有见到过,是你根据中文自己翻译过来的,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英语里完全不是这么用的。
虽然地道与否几乎取决于日常积累,但我们依旧能够通过考试时多加小心来提高用词选择的多样化了。
只要是话题作文,就必然会有重复出现的关键词,如果这些关键词我们能有意识地不去简单重复,而是通过近义词/代词指代/同义词/上义词等方式去替换关键词,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单调,我们的语言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但我们应该善用小词,不用不熟悉的大词,少用名词化的动词。想通过在文章中穿插复杂生涩的词汇炫技的做法其实很幼稚。
首先不会有什么词特殊到能让native speaker为之惊叹,你所认为的酷炫用法,对于母语者来说永远只会是稀松平常;更何况生僻词汇往往用法上的限制较多(褒贬义,语体,适用的专业领域等等),在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乱用,为了用而用,只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Grammar
我觉得目标在6-7分之间的,语法没有错误是前提,如果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考官一般会把分数压在6分一下。如果语法没有过关的,还是先想办法补补语法,这事最要紧的。
和语法扯得上那么一点关系的是句型。在这里提一下,三种句型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不明白概念的请自行百度或者查阅语法书)在每一段里尽量都要出现,不要一味仅使用其中的一种。
简单句看似鸡肋,但其实很有用,因为简单句强而有力,可以用于表述结论性的观点,比如主体段落的段首。
和之前词汇部分相类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炫技,原因也是一样,你很难用这些手段打动一个native speaker,却很可能因为不熟练导致错误,从而影响得分。
也就是说不要追求过度复杂的句型,比如并列句和复合句层层嵌套,一句话写得和一段话差不多长。
笔记本里可以有这么一页专门用来列举(brainstorming)所有的这些角度。
写作或者阅读的时候,想到或者看见了新的角度要写进这一页里,经常使用的角度要标为重点(比如对我来说,就业和旅游就是屡试不爽,特别好用的),平时经常把这一页拿出来看看。
这些工作都是要自己积累的,把别人总结的直接搬过来往往效果不好,因为只有自己思考过了,整理过了,用起来才可以得心应手。
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写了,可以一口气写出好几个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论点,然后进一步构思如何论述,选择比较容易论述的论点就好。
主体论述
主体部分的段落内部大部分都是总分结构,即第一句话总结论点,后面3-4句话论证论点,其中论证最好是采用2种不同的论证方法。我一般从以下5种中挑选2个好用的写上。
1. 说原因(解释前句提出的论点为什么如此,经常用的连接词是it is because..., the reason is that...)
2. 举例子(一般都是以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for an example作为句子开头)
3. 作对比(常见连接词有without..., conversely, if not,一般多用虚拟语气)
4. 谈影响(常见连接词有as a result, therefore, consequently等等)
5. 特定化(一般的连接词有It is especially true for...或者, especially for)
当然,论证方法不仅仅只有以上五种,有些人认为可以还可以通过列数据和介绍个人经历等方式进行论证,但我没有用过。
各种各样的数据要记下来比较麻烦,而且考官也知道数据这种东西考场上可以胡诌,所以说服力也不是很强。
如果非要通过数据来论述,一定要写明数据来源,比如是某某调查机构,某某教材等等;个人经历就更不建议用了,用个例来证明不具备代表性。
A类作文必须得偏向其中一方,但同时又不能对另一方闭口不谈。考虑到英语的结构分布往往是重要的在前,所以一般来说论述段落得有3段。
前两段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你支持的观点,第三段论述你反对的观点。每一段大概写4句话(再加上开头段2句,结尾段1句,一共15句,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结构)。
B类作文按照之前说过的此类作文开头段(2-3句)和结尾段(包含自己的观点,共3-4句)的写法,主体论述部分有两段(每段4-5句),分别阐述两个对立的观点。
段落内部的论述就和上面说的A类作文差不多了,也是5个论述方法,每段任选比较容易写的2个(当然,两段加起来最好选用4种不同的论述方法。
最好不要第一段举了例子,第二段又举例子,难免会显得单调),每个写2句左右,再加上段首的主题句,正好5句,这里就不再展开说了。
C类文章一般都是让分析原因+影响/措施的。一般主体段落是3段,第一段分析第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或者直接原因)。
第二段分析第二个原因(次要原因或者间接原因),第三段介绍带来的影响或者应该采取的措施(一般至少要有两点)。
因为首段只有两句(趋势+预告),所以后面三段每段大概4-5句吧,最后一段可以稍微长一些。
这种类型的作文还是比较灵活的,你也可以主体段只分两段,第一段介绍原因(至少分成两点),第二段介绍影响/措施(至少分成两点),然后加一个结尾段,把前面的原因+影响/措施各用一句话总结一下。
结尾
结尾通常应该比开头段更短一些,一般1-2句就够了,千万不要比主体部分段落长,不然会显得十分拖泥带水。
A类作文里要求有清晰的观点,可以让步,承认反方观点的合理性,但是不能模棱两可,要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那么结构一般就是:连接词+让步+自己的观点(此时要简单总结下自己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