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影响健康的六个坏习惯
1、生病了再治疗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小病扛,大病拖,等着病危见阎蹲饣畿歌王。”这句话恰恰最能反映很多国人对于疾病的态度。 这些人往往对于自己身体的小病小痛不够在乎,或者干脆是“讳疾忌医”,认为身体只是些小小的不适,不用去看医生,最多也只是自己随便买点药。其实,疾病变严重了才去治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很多不治之症,在疾病初期,都是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的。 我们养生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一些疾病,以此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长寿。这就需要我们定期做做检查。很多疾病在早期的时候,可能症状不会那么明显,但这些疾病往往能通过一些小的检查被发现。 因为,我们即便不能去到医院检查,也应该在平时学会一些自我检查的方法,千万不要等到真的生病才去医院治疗。
2、口渴了再喝水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存在于人体的器官、组织以及细胞内外,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的滋养。 中医称人体的正常液体为津液,也是人体之阴,人体的关节液、唾液以及消化液等都属于津液,津液濡润着人体的脏腑,维持着人体的阴阳平衡。 喝水正是补充人体水分的最直接的途经,多喝水对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维护渗透压平衡意义重大。如果等到感觉到口渴了再去喝水,此时身体已经处于十分缺水的状态。研究表明,没有喝水习惯的人比经常喝水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的概率要高。因此,建议大家养成喝水习惯,最好每30分钟喝上半杯水。
3、饥饿了再吃饭 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很多上班族加班加点的工作,经常忘记按时就餐,常常是不感到饿就不会去吃饭,有些甚至饿了也一定要完成工作后再去吃。 其实,这种饿了才吃饭的做法很不可取,饥饿状态下,胃内的食物消化完毕,胃液就会刺激胃黏膜。很多胃病就是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所引发的。一日三餐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它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长期规律的饮食对于养生保健是必不可少的。
4、着急了再排便 排便是排出人体毒素的一种方式。很多人都没有排便习惯,有时即使有了便意,也要憋着,非要等到很着急时才会去排便,这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不管是粪便还是尿液,长时间滞留在体内会引起习惯性便秘和泌尿系统疾病,而且还会造成毒素的重吸收。长期如此,会引发各种疾病,甚至致人癌症!大家一定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即使是没有便意,也要每天蹲一蹲厕所,有了便意或尿意就更应该去排。
5、困了再睡觉 睡眠、运动和饮食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健康要素。人的一生有鹩梏钔喔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于人的新陈代谢、生道药苍嗓命活动十分重要。 但现代社会夜猫子越来越多,人们的睡觉时间越来越晚。很多人都是不感到困,就不会去睡觉。有些人为了工作加班、追一部电视剧或是玩游戏,即使是困了也不去睡觉,甚至会通宵不睡。睡眠的缺乏和不规律的睡眠,不仅会造成失眠,还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以及身体的早衰。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按时睡觉,并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才能维持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行。建议大家按时就寝,最好每天能够在晚上11点前入睡。
6、累了再休息 现代人加班加点的工作是常事,经常是不累不休息;有时就算是很累了,喝上一杯咖啡,又会强撑着继续工作。这种不累不歇的做法是十分不科学,当我们的身体感到疲倦时,身体内的能量已经是过分透支。 中医说气虚倦怠,因为过分劳累会损耗人体的阳气,当阳气损伤太过,伤及人体之根本,再去休息已经是为时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