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蓝藻最佳处理方法#校园分享#

2025-07-03 06:53:32

1、一、了解蓝藻的产生1、适宜的环境。蓝藻喜高温、静水、高氮、高pH的环境。所以蓝藻的爆发期往往出现在养哆椹兼悉殖中期。河蟹塘因为种植水草的原因,使得大部分水面被水草所盖,而水草需进行光合作用,必然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碳源,导致水体pH值的持续高位。当养殖进入中期的时候,池塘必然会出现蓝藻。2、水体中溶解性营养盐比例失衡。池塘中磷元素极易被底泥吸附,而很少进入池塘物质的循环体系中,所以磷是养殖水体中所有藻类的限制性因素。因为磷元素的缺乏限制了其他优势藻类的繁殖,如绿藻、硅藻等,而蓝藻对环境的适宜性较强,而较好利用水体中的营养元素,使自己发展成为优势种群,从而进一步限制了其他藻类的繁殖。当养殖进入中期的时候,池塘必然会大量累积含氮有机物,如残饵粪便等,而池塘底部往往处于低溶氧状态,使得硝化作用较弱,而因为磷元素的缺乏更加剧了氮元素的无法顺畅地转化和利用。3、日常管理。前期大量使用含氮化肥及未腐熟发酵完全的各种粪肥;日常投饵没注意到河蟹的吃食状况,饵料被大量浪费,沉积在底部;底部大量有机物累积,而缺少定期护理;外源水里面含有大量的蓝藻;等等。

2、二:预防措施1、在养殖管理中我们合理规划放养密度,切忌盲目加大放养数量,考虑池塘条件和管理水平合理投放,同时添加滤食性鱼类(花白鲢)。2、在中后期,通过不断注入清洁活水,激活水体活力,开启增氧设备提升水体溶氧。3、通过经常观察河蟹采食情况来灵活投喂,提高饲料利用率,切记过多投料,造成浪费污染水质。4、做好保草保水工作,通过定期培菌培肥,打草头等加强水草管理。培育有益藻类和良好菌相,通过生物竞争法来防控蓝藻。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77
  • 阅读量:83
  • 阅读量:45
  • 阅读量:40
  • 阅读量:32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