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2025-05-21 16:44:46

学科课程

主要优点:

1.以浓缩的形式集纳人类在各个基本学科领域探索的成果,间接经验的容量较大,有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2.便于按知识逻辑顺序组织教材,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

主要缺点:

1.科目繁多的学科课程导致总体课程体系臃肿不堪,同时也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学科课程以分门别类的方式组织和编排,而学生的现实生活却是完整的,这种课程上的人为的割裂,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由于学科划分过细,造成知识面过窄,内容偏深偏难。

4.各学科相互分离,彼此孤立,造成学习内容相互分离甚至脱节。

活动课程

主要优点:

1.重视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2.强调教材的心理组织,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科学知识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人格的不断发展

3.强调实践活动,重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课程的综合性,主张以社会生活问题来统合各种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的完整认识。

主要缺点:

1.过分地夸大了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容易导致“功利主义”

2.忽视儿童思维力和其他智力品质的发展,往往把儿童日常生活中个别经验的作用绝对化而不顾及这些经验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系统知识水平

3.对于习惯了学科课程的讲授方式的教师而言,活动课程的组织较困难。

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扩展资料:

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以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传统的课程形态的总称。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门学科各具固有的逻辑和系统。

这种课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近代学校的学科课程是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学科课程至今仍为各国学校广泛采用。正如赫尔巴特指出的,这种课程是“从易到难” 地排列教材的。它符合儿童的发展阶段的特征,而且注重科学的体系。

活动课程

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