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断奶的科学时间,你知道吗

2025-05-26 07:56:11

1、1岁以内虽然不是官方建议的断奶时间,但实际上大量妈妈是此时断奶的。1岁以内的宝宝通常还没进入奶瘾期,断奶比1岁半左右要容易。但妈妈的乳房也通常还没进入泌乳功能自动“退化”的阶段,泌乳量还不算小,往往会在断奶时遇到胀痛,甚至胀痛得死去活来。如果要在这个时期断奶,妈妈要千万注意循序渐进,也就是每隔几天减少一次喂奶,用至少一两个星期的时间逐渐把喂奶次数降低下来。突然断奶对乳房是太大的考验,很容易因为过度胀奶发生乳腺炎,甚至影响乳房形态的美好。这段时间也是给宝宝适应奶粉的时间,确认宝宝不会对奶粉过敏,或者出现消化不良。宝宝不接受奶瓶倒不是大问题,因为6个月以后可以开始用杯子了,吸管杯、鸭嘴杯、普通杯子都可以尝试。但总的来说,1岁以内遇到哺乳困难,最好的第一选择不是断奶,而是求助。如果遇到宝宝不肯从乳房吃奶(乳头混淆),妈妈反复堵奶很痛苦,宝宝厌奶,夜奶频繁妈妈受不了等情况,建议妈妈求助哺乳指导,先解决喂养问题,体验一下更舒适顺利的哺乳,再考虑何时断奶。

2、一荞恨爆肢岁半前后,这个阶段,宝宝的几个特点决定了这是断奶最困难的时期。宝宝的分离焦虑已经很强了,对与妈妈的任何分离都非常敏感和抗拒。口欲期袖紫囫挡还没有过去,吸吮母亲的乳头仍然是宝宝缓解焦虑不安,感受安全的重要方式(可没说是唯一方式哦,也不该是唯一方式)。奶瘾也开始大起来,进入了为期半年左右的奶瘾旺盛期。多数宝宝还很享受吃奶入睡,没发展到自然而然不依赖吸吮入睡的阶段,喂奶还是辅助宝宝入睡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工喂养的宝宝在这个年龄段也多数是吃奶瓶或安抚奶嘴入睡,所以夜奶的妈妈不用担心什么)宝宝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以上几点一般说,也会出现在1岁以前,和2岁之后,只是在1岁半前后这个阶段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典型。除了断奶比较困难之外,这个阶段继续吃母乳,还有很多巨大的好处。从身体健康角度讲,宝宝还有至少1/3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断了母乳之后还需要改吃配方奶或鲜牛奶,这就造成了营养上的损失。从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的角度讲,继续母乳也有很大好处。1岁之后宝宝进入学步期。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长,探索就难免有挫折,成长就难免有不安。母乳这种最直接的和妈妈相连结的方式,从出生起就是孩子安全感和安慰的重要来源。对学步期的孩子来说,继续吃母乳会让他们少些不安,多些勇气,很快从挫折感中恢复到积极探索的状态。《西尔斯育儿经》里写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断奶过早的孩子。所以,如果妈妈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宝宝的体重和饭量上,还看到孩子将来在幼儿园的适应问题,看到孩子上学后应对学习和社交上的各种情况的能力,看到孩子是否能以安全而自信的姿态去面对一生中婚姻事业等重大问题,最好慎重考虑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在妈妈的时间和精力能承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断奶成为孩子经历的第一次勇敢成长,而不是被迫的悲痛分离。

3、多数吃奶到2岁左右的宝宝很好断奶。那不是因为宝宝听话,而是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育到了准备好断奶的程度,依恋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内心已经打好了安全而自信的基础,也自然就能坦然面对断奶——这个人生第一次与妈妈的分离,这个出生以来第一次重要的成长事件。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