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炒股丨1分钟顶成熟分析师40小时
1、自从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之后,关于智能技术的运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在金融领域,大家突然意识到,人工智能可以运用在投资、金融、交易等方方面面,因此把这项新技术称作「智能炒股」。事实上,智能炒股并不是今年刚出来的新生事物,而是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只是它一直在小圈子里传播,并未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而已。那么,智能炒股到底是何方神圣呢?一个投资机器人一分钟的工作量居然能相当于一个成熟的分析师40小时的工作量,想想都觉得可怕,选股哥赶脚有一大批传统投顾将要失业了……在了解智能炒股之前,我们得先介绍一下「传统投顾(投资顾问)」的概念。投顾是个古老的职业,传统投顾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2、客户经理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的投资和理财需求,同时清楚客户的风险偏好和金融知识,以此判断什么样的投资产品更加适合客户。这种投顾模式很常见,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成本高:一个客户经理往往要搭配一个投资组合经理,还有一个支持他们的后台团队,这样一个团队所需的人力和技术成本都很高,因此这种模式大多服务于高净值人群。那智能炒股和传统投顾比起来,智能在何处呢?且听玄股哥慢慢道来。翠花,上酸菜。哦,不,是上图。
3、智能炒股与传统投顾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用计算机将客户韦蛾拆篮经理和投资组合经理替换掉。具体来说,就是由机器人结合投资者的财务状况、风险邹败羯攉偏好、理财目标等,通过已搭建的数据模型和后台算法为投资者提供相关理财建议。由于传统客户经理提供的服务是订制化和个人化的,因此,智能炒股需要将客户经理的能够提供的服务标准化、程序化。换句话说,从传统投顾到智能炒股,是从个性化到程序化的过程。一般来说,智能炒股会先问客户一些基础问题,如年龄、收入、指出、职业、性格特点等,根据客户的回答,将客户归入某一类风险档案(如偏好风险、中等风险、厌恶风险等)。随后,智能炒股会根据客户的风险类别,给予客户资产配置建议。例如风险偏好高的,就建议其多配股票,风险偏好低的,建议其多配债券。因此,哪怕有一万个客户有一万种配置需求,最终也会根据其风险偏好将客户归纳入某一种标准化的风险档案,并根据风险档案给予其标准化的资产组合。听了玄股哥上面的介绍,你是不是觉得智能炒股很好,感到在茫茫股海中看到了灯塔?然而,如果把人工智能在财富管理方面的应用,想象成AlphaGO赢得棋局那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玄股哥只能说,图样图森破。
4、我们知道,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标的非常多,玄股哥就以股市为例,聊一下智能炒股的应用。人工智能顶级专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家Stuart Russell表示,现在有一个过于简单化的理解,特别是在投资领域,认为量化交易就是收集市场上股票现在和以往的价格,并以此做决策,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非常愚蠢的。「在经济领域,股市中1%的信息才是有用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经济方面的行为和信息,这些行为和信息并不能直接反映在股价上。现在我们用的AI系统,其实不能理解这样的信息,它已经把很多人类行为真实的意义给刨除在外了,所以会犯很多错误。」Stuart Russell说。所以在这里,玄股哥要说句实在话:智能炒股非常好,好在其强大的筛选和过滤系统,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投资机器人一分钟工作量相当于一个成熟的分析师40小时的工作量。可正如Stuart Russell所说的那样,完全依赖它是不行的,因为投资中经常会遇到防不胜防的黑天鹅事件,所以玄股哥认为,智能炒股仅是投资的第一步而已,后续还是需要投资者自己做判断。同时,玄股哥也要说,即使是投资第一步,智能炒股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听说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那玄股哥就第三次在本文中提这句话:投资机器人一分钟工作量相当于一个成熟的分析师40小时的工作量。想想都觉得很可怕。其实,玄股哥想说,投资赚钱,本来就是一件极难的事情,如果认为智能炒股可以包打天下,自己当甩手掌柜,那就大错特错了。
5、写到最后,玄股哥用自己非常喜欢的一位股票投资人的话来结尾:人们都希望找到伟大的公司,但实际上伟大的公司是需要同样伟大的投资人与之匹配的。那些不具备深刻思维和前瞻性的人,那些太自作聪明、总想走捷径的人,那些浮躁多情耐不住寂寞的人,即便是送给他一个伟大的公司也不可能把握得住。投资的天花板,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境界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