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如何当好树干
消极的人把中层比作“夹心饼”,被夹在上级、同事和下属中间,里外不讨好;积极的人把中层比作树干,连接这企业的根、树枝、树叶,为企业的发展不断输送养料。不同的思维便有了中层干部优劣之分。而对于中层到底是做什么的,应该去做什么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改善中层管理干部的整体绩效。中层管理者要做好4点:学会占位,统筹全局;找下属和主管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分解任务,监督考核;促进团队发展。中层管理者在实际的企业运营管理中,或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中的命运如何?他们是否能收获像他们期望的那样的完美。实际工作中,他们为人个性刚直不阿、秉性直爽、为人义气、有责任感,做事能力也很强。但不幸的是,随着他们与老板的长期合作,他们渐渐发现老板的很多做人做事的方法或能力有欠缺,已经阻碍甚至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甚至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在他们眼里,曾经一直忠诚追随的魅力老板渐渐成为了“问题”老板。对于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他们,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积极调整自己心态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一种失望、痛心和彷徨。中层管理者主要任务是根据最高层管理所确定的总体目标,具体对组织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制定资源分配计划和进度表,并组织基层单位来实现总体目标。中层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组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的职业素质、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决定了业务发展的速度,决定了组织能否带领出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决定了能否有效达成组织经营目标和业绩。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层,要有不断学习和持续改善的心态。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上对老板,下对员工,在决策层与执行层中间具有桥梁作用,可以说是企业中重要的中枢系统,决定着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他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也经常碰到众多的困扰,比如多重角色、身心疲惫、沟通障碍等等。但是在中层管理者为企业的持续向前发展提供有力的执行保障的同时,他们自身的发展与职业安全由谁来保障?专业的领导者要有企业家精神,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关注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职业发展。企业领导者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卓越的领导力以及企业缺乏良好的管理机制,造成大批优秀中层管理者的“流离失所”。企业不仅以追求价值最大化满足投资人的需求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员工提升一个广阔的舞台,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职业梦想,同时,更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层管理者素质的好与差、能力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如果把一个企业比做一个人,高层管理者就是大脑,要思考企业的方向和战略,中层就是脊梁,要去协助大脑传达和执行命令到四肢——基层。在一个企业里,中层管理团队承担着“脊梁”的功能,承上管下,领悟和执行高层政策,收集、处理,反馈区域市场的基层信息。市场的业绩好坏、市场开发及推广、终端运营及管理等,无不系于中层经理一身。那些没做好的企业,往往就死在糟糕的中层团队上。中层团队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每一个企业的领导层都必须重视的问题。中坚主管是企业中连接战略层和操作层的核心纽带,是打造一流企业执行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培养、管理这些中坚主管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但中层的问题往往也是高层最头疼的。中层觉得自己最累,高层觉得中层执行不力,基层觉得中层瞎指挥。面对这种“上挤下压”的困境,中层该怎么办?作为一个合格的基层管理者,至少要做到30%的时间在管人,70%的时间在做事,中层管理者应当一半时间用于管人,一半时间用于做事,而高层管理者应当有80%的时间在管人,20%的时间在做事。俗话说,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成就就有多大,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他的境界有多高,那他的业绩就会有多好,正确认识中层管理者的四大要务并认真地去践行,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层现在的困难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