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机件的表达方法:剖视图
1、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剖切面将机件剖开,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2、剖视图的画图步骤
(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2)、想象哪部分移走了,剖面区域的形状是什么,哪些部分投射时可看到。
(3)、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中规定的剖面符号(部分)


3、剖视图的标注内容
(1)、 剖切线
指示剖切面的位置 (细单点长画线)。一般情况下可省略。
(2)、剖切符号
表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方向。
(3)、剖视图的名称
(4)、下列情况可省略标注: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可省略箭头。当单一剖切面通过机件的对称(或基本对称)平面,且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可不标注。
4、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1)
剖切平面的选择: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轴线且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例如该图片中的剖切平面是该机件的对称平面。

5、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2)
剖切是一种假想,其它视图仍应完整画出,并可取剖视。
例如该图片中的俯视图,应该完整的画出,不能只画一半。


6、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3)
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要全部画出。
例如该图片中主视图标示出的两条红线,代表的是立体视图中粉色的U型平面的投影,不能少画。

7、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4)
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在其它视图上此部分结构的投影为虚线时,其虚线省略不画。 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
例如第一张图中,由于剖视图已经清楚地表达出孔的结构,因此在其他视图中表达孔结构的虚线就可以不用画。
例如第二张图中,在立体视图中用粉线标示出的小孔,由于剖视图没有表达,因此可以借助虚线加以表达。


8、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5)
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剖面符号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示。通用剖面线为细实线,最好与图形的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角;同一物体的各个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
当画出的剖面线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轴线平行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或60°角,但其倾斜方向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一致。
9、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6)
当同一金属需用几个剖视图表达时,所有剖视图上剖面线倾斜方向要相同且间距要相等。
10、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7)
剖面线间距应根据图形的大小疏秘恰当,不可过秘或过稀。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即将视图全部画为剖视图)
适用于:外形较简单,内形较复杂,而图形又不对称时。

2、半剖视图
以对称线为界,一半画视图,一半画剖视图。(在视图的部分已表达清楚的内形虚线不画)
适用于:内、外形都需要表达,而形状又对称或基本对称时。





3、局部剖视图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① 只有局部内形需要剖切表示,而又不宜或不必采用全剖视时。
② 当不对称机件的内、外形都需要表达时。
③ 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不宜采用半剖视时。
④ 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




4、画局部剖应注意的问题
① 波浪线不能与图上的其它图线重合。
② 波浪线不能穿空而过,也不能超出视图的轮廓线。
③ 当被剖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其中心线作局部剖的分界线。
④ 在一个视图中,局部剖的数量不宜过多。
⑤ 对局部剖开的结构的尺寸标注同半剖视图。





1、单一剖切平面
⑴单一平行剖切面 (单一剖,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
⑵单一斜剖切平面 (斜剖,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投影面垂直面)
⑶单一剖切柱面 (圆柱剖切面再展开成平面)



2、一组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 (阶梯剖或平移剖)
应注意的问题:
① 两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
② 在剖视图上不应在转折处画线。
③ 在剖视图内不能出现不完整要素。
④ 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对称中心线或轴线为界各画一半。



3、两相交的剖切平面(旋转剖)
应注意的问题:
① 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机件的轴线重合。
② 应按“先剖切后旋转”的方法绘制剖视图。
③ 位于剖切平面后且与所表达的结构关系不甚密切的结构,或一起旋转容易引起误解的结构,一般仍按原 来的位置投射。
④ 位于剖切平面后,与被切结构有直接联系且密切相关的结构,或不一起旋转难以表达的结构,应“先旋 转后投射”。
⑤ 当剖切后产生不完整要素时,该部分按不剖绘制。






4、组合的剖切平面(复合剖)
阶梯剖与旋转剖复合。
阶梯剖与旋转剖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