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京师中京和师各代表什么

2025-10-31 15:17:27

古代京师中京代表国都,古代京师中师代表都邑之称。

京(拼音:jīng)是汉语常用字 ,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京”的古字形像高大的建筑物,本意为人工筑成的高丘。作形容词指高大。由于国都多建在高地上,所以“京”又指国都、首都。京由京城引申为特指中国首都北京,如京广线。

师,读音shī, 一国的首都。

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近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简称。国家首都直接简称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

古代京师中京和师各代表什么

扩展资料:

京师:

1、指首都。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后世因以泛称国都。

《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马瑞辰通释:“京为豳国之地名……吴斗南曰:‘京者,地名;师者,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之类.’其说是也.”“京师”之称始此.后世因以泛称国都。

2、天子的军队。

3、指朝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京师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