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常识:[9]中医减肥
中医对于肥胖的认榄茈托锣识早有记载,发生原因多与“湿、痰、虚”有关。中医根据成因把肥胖分为以下几类: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多种食物包括五大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物;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类;纯热能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含丰富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
常吃豆类及其制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钙量较高,利用率高。
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中医辨症分型肥胖病:
脾虚湿阻型
[临床表现] 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腻、脉缓或濡细。此型临床上最为多见。
[保健原则] 健脾化湿。
[食物选择] 扁豆、蚕豆、豌豆、赤小豆、绿豆、黄豆芽、绿豆芽、玉米、冬瓜、冬瓜皮、黄瓜、黄瓜皮、西瓜、西瓜皮、白菜、鲤鱼等。
[食品选择]杂豆粥、冰拌三皮、赤小豆鲤鱼汤、冬瓜瓤汤、白菜粉丝汤等。
祛痰法
用于痰浊肥胖。症见气虚胸闷、嗜睡懒动、苔白腻、舌胖、脉滑。轻者用二陈汤、平陈汤、三子养亲汤,重者用控涎丹、导痰汤等。
利水法
有微逐与推逐之分。症见肥胖浮肿、水尿、腹胀、脉细沉。微逐用五皮饮、小分清饮,推逐用舟车丸、十枣汤之类。
通腑法
以轻泄为主。多用于嗜食肥甘厚味导致的肥胖。症见大腹便便、动则喘息、苔黄厚、脉实。选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或单味大黄片。
消导法
用于食欲无进型肥胖。症见肥胖懒动、腹满积食、苔白。一般消肉积用山楂,消面积用神曲,消食积用麦芽。
疏肝利胆法
用于肥胖兼肝郁气滞或血淤者。症见肥胖兼有胁痛、急躁、眩晕、倦怠、腹胀、舌苔黄、脉弦。常选温胆汤、疏肝饮、消胀散、逍遥散等。
健脾法
肥胖以健脾补胃为正治法。症见脾虚气弱、胃纳减少、体倦无力、苔白质淡、脉细弱无力。常用方如参苓白术散、异功散、枳木丸、五苓散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35
阅读量:70
阅读量:48
阅读量:42
阅读量: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