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吃火锅的四大误区
1、食物捞起来一定要趁热吃?夹起才从锅里煮熟的美味嘴里送,烫得舌头发麻、额头发汗还大呼“巴适过瘾”,认为要吃就要吃最热最烫最新鲜的。危害: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的温度。如果入口的食物太烫,就会损伤黏膜。而火锅浓汤的温度可高达120℃,捞出即吃的话,很易烫伤口腔、舌部、食道以及胃的黏膜。正确做法:吃火锅千万不能心急,从火锅中取出的食物要量小,等降温后入口为宜。应做到“宁舍三鲜,不要太烫”。
2、半生不熟吃起才够鲜?为追求鲜嫩爽脆的口感,食物在火锅里烫一下就吃。危害:这种吃法除了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外,潜藏于食物中的细菌、寄生虫卵会随食物进入胃肠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正确做法:吃火锅尤其是在烫涮猪肉片、牛肉片时,一定要等涮熟后再吃。同时,还要看肉片上有无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有,则可能是囊虫卵。
3、越辣吃得越爽?一提起火锅,又麻又辣又烫的口味总是大家都爱的,因为吃火锅追求的就是那被辣谀薜频扰得大汗淋淋的感觉。危害:麻辣火锅对胃肠的杀伤力不难想像。火锅的辛辣味道最先刺激的是食道,接哉捐岳觥着迅速通过胃、小肠等,严重刺激胃肠壁黏膜,引起胃酸和胀气,除了容易引发食道炎、胃炎外,腹泻也在所难免。有痔疮或便秘的人,吃火锅更要嘴下留情。正确做法:尽管每个人受辣程度不同,但是为肠胃着想,又麻又辣的火锅还是少吃为妙。即使要吃,也要尽量把调料降至微辣。另外,吃完火锅后要多喝些开水或浓茶,以稀释辣汁,减轻对肠胃的刺激,这样身体会舒服一些喔。
4、火锅汤底很营养?有人会把涮完的火锅汤底当作“营养汤”喝光钱砀渝测(我敬你是条真汉纸)。危害:火锅的汤大多采用猪、羊、牛油等孕驷巴墟高脂肪物质为底料,又多以辣椒、胡椒和花椒等为佐料,吃多了容易导致高血脂、胆石症、十二指肠溃疡、口腔溃疡、牙龈炎、痔疮等疾病。另外,火锅汤久沸不止、久涮不换,其中的某些成分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正确做法:对于吃完火锅后剩下的涮料和底汤,应统统倒掉。如果是放在铜火锅中过夜,更不要吃,不但有害健康,还可能引起铜氧化物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