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西瓜的形状挑西瓜有科学依据吗
1、挑西瓜的第一大招所谓第一大招,就是百发百中,毫无偏差。这个方法前提是你肯定会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西瓜。我就有惨痛的教训,曾经带了一个20斤重的大西瓜去好友家分享,谁知午餐吃得实在是太撑了,再也容纳不下西瓜,我也忘了告诉他西瓜已经开口“验过身”的,结果可怜一个极品好瓜直接被送进了垃圾桶。这个开口验瓜的方法,不光是我们不适用,那些大量进货的商家当然也不适用,如果要大规模的抽样检测西瓜的质量,这种打口方法显然是不实际的。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还是仔细分析一下究竟有没有无损伤挑选西瓜的方法。
2、看瓜皮瓜型选品种在北京最常见的就是西瓜品种就是京欣一号,那些淡绿瓜皮上的深绿色网状条纹、以及近乎球形的身材就是它们的标志。还有就是黑美人这样,有着绿得发黑,以及苗条身材的西瓜也是选择标记。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品种还有春红玉、金小凤等等颇具个性的西瓜品种。需要说明的是,一个西瓜的好坏从根本上还是由于基因决定的,而上面说的这些品种是经过园艺学家长期培育选择的到的,从它们的种子萌发开始就有更高的几率结出含糖量更高,水分更足的西瓜。当然,在农产品种植日益“工业化”的今天,种子的选择也越来越均一化,在也没有20多年前,那种挑本土西瓜品种的难度。当然也失掉了很多乐趣,我还记得当时,有不同颜色瓜瓤的西瓜,红、黄、粉缤纷多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西瓜的瓜瓤是什么颜色的,可是如今,我肯定知道。
3、看瓜蔓选新鲜度在选定了品种之后,那就得看西瓜的新鲜度了。不要选瓜蔓(果柄)已经干枯的西瓜,瓜蔓干枯说明西瓜已经被采摘下来很蔌陆咚护久了。除非是在寒冬腊月选西瓜,可以忽视此项,否则在西瓜成熟旺季在吃存了1个月的瓜,那可不是件让人舒服的事。虽说西瓜能够长时间保存,但是时间过长的西瓜仍然有变质的危险。还有一种说法是可以掂一下西瓜的分量,如果个头相近的瓜蔓同样新鲜西瓜,选轻一点的比较好。“重”意味着这个西瓜的含水量较高,而含水量高就意味着冲淡含糖量。在品种产地相同的情况下,选那些轻一些的更能保证得到甜西瓜。当然,也不是越轻越好,如果西瓜重量过轻,说明可能是瓜已经过熟,这样的西瓜无论从口感还是风味上都大大折扣了【1】。可是西瓜中90%都是水分,究竟变化到什么程度能判定出西瓜的含水量有变化,恐怕更多地需要经验了,或者说是靠运气了。那么,究竟有没有科学判断的方法呢?不过,现在的瓜农都是在西瓜略生的情况下来摘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