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填报志愿
1、要慎重选报第一志愿,同时也要正确认识非第一志愿在录取中的重要性。即以各批次第一志愿院校为起点,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使自己选报的院校志愿保持一定的梯度,切忌平行型。要注意开阔视野,既选报招生人数多的院校,也要选报招生人数较少的院校;既选择近地区院校,也要选报边远地区院校。这样才能有较多的录取机遇,防止落选。
2、认真阅读了解招生院校名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男女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以及近年来报考志愿的多少、录取最低分数线和录取批次等情况,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报志愿。考生如想了解详细的内容,还可查询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站或与院校联系咨询。
3、考生被高校录取后,向院校提出申请退档的,学校可以同意。但考生被退档后即为“死档”,不能再参加任何院校的录取。考生在填报志愿前要认真了解所报院校的有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盲目跟从,要三思而后行,真正做到诚信填报志愿。对自己诚信,对学校诚信、对社会诚信,不愿意上的学校不要填报,以免影响自己的志愿和其它考生的正常录取。
1、每年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和考生都被一些分数线搞得稀里糊涂,什么是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院校投档线、专业录取线和院校录取线。为此,本报采访了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的专家,给这四条线一个通俗的解读。
2、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高考录取前,省招考部门会根据今年我省试卷分数统计情况,将我省招生总计划与考生人数按一定比例分批次划线并公布,这就是各批次的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院校投档线:我省要求,在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校一般应在本校招生计划数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比例。投档时,省招考中心在本批次录取控制线上,把所有报考该院校的第一志愿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按院校提出的比例向这所高校投放考生档案,已投档考生中,排名最后的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校的调档线或投档线。
3、院校录取线:被该校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今年在我省的录取线。
专业录取线:专业录取线是指一所高校某个专业在我省的录取分数线。一所高校在我省招生时,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招生计划。对于不同的专业来说,由于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以及考生报考情况的不同,专业录取线就不同。该专业录取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线就是专业录取线。
1、根据这几年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专家介绍,填报志愿容易犯的错误有,同一批次院校的第一、二、三志愿的院校填报没有拉开档次;选择学校过于盲目;志愿填写出现错误。
估分出来了,院校也选好了,专业也结合了考生实际情况,这时就要注意填报志愿的技巧,如何让志愿发挥最大作用。
2、根据自己判断,按照志愿表分别在每个批次上选出两到三所自己愿意去的学校以及专业,而且同一批次院校的第一、二、三志愿的院校要拉开档次,形成“梯度”,录取分数线有足够的差距,这样前面的志愿落空时,后续志愿才能发挥作用。考生和家长切忌不要空下志愿栏,最好都填写上,以防前面志愿的院校没有录取,后面就没有被录取的任何机会了。
3、填报院校不能盲目,有的考生只是道听途说哪个院校好,什么专业全国排名第几,这些信息有时候不是很准确。家长和考生最好能和所报院校联系一下,或者是周围亲戚朋友有上该学校的孩子了解院校专业情况,师资力量等等。学校的情况要从规模、知名度、以及是否进入211工程、是否是省部重点、建校的时间、软件硬件等多个方面去考虑。
4、最后,考生应该严格根据《山西省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填写志愿,填写时一定要核对准确,学校名称和代码符合,专业和代码符合等等,仔细检查填写内容。另外,也要认真阅读了解招生院校情况和招生特殊要求,以免因为没有了解清楚相关要求而导致报名失误。
注:赢在凌晨友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