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减肥为什么瘦不下来
减肥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很多情况下,节食在短期内会对某些人有效。如果你曾经减肥或节食后感觉更轻盈健康,就能体会这点。然而,你是否能够一直维持体重?你是否一直觉得自己更加健康?
有证据指出,节食通常效果都不理想。你可能会减轻一些重量,但可能会反复,或者体重几乎回到跟节食前一样。不过你无论采用哪种饮食方式,体重起初都会下降,但是最终都会回到原本的水平。 这种结果令人有些失望。
最近有一项研究追踪电视节目《超级减肥王》的参赛者。所有参赛者透过运动与限制摄取卡路里,在录制节目期间都能大幅减重;然而,根据研究,参赛者减重之后,降低了身体的代谢率, 甚至六年之后,他们的新陈代谢仍然非常低,以至于无法像其他体重类似却从未超重的人吃相同数量的卡路里。
根据其他研究,在许多情况下,节食是最终体重增加(而非减少)的一致性预测指标;节食是青少年体重增加的显著预测指标;越常节食,越可能罹患暴食症和其他饮食失调/障碍。
也有一项惊人的研究发现,证明减肥者的肠道微生物(微生物群系)“记得”减肥者曾经超重。因此,即使这些人减重之后,微生物群系也不会变成瘦子的微生物群系。这会影响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让节食者更容易反复发胖。
从这些错误的营养观念可以知道:营养知识很有趣,但概括的营养规则并非对人人有效。每当某项扎实的科学知识与其他扎实的科学知识相互冲突时,并不是饮食法或食物导致矛盾的结果。这是因为科学界力求找到一种适合所有人的饮食方法,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对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反应,而且没有适合每个人的饮食方法。
然而,这却是个好消息。对于许多曾经节食失败的人而言,未来充满希望。你减重不成功,很可能是你的节食法不适合你。对食物反应和个人化营养学足以解答该吃什么才能健康与减重的问题。多数节食法解决问题时,是从错误的角度出发,亦即着眼于食物和营养素。如果要解决节食的问题,必须检查自己,找出每个人对食物的独特反应。